中新社法蘭克福十月十六日電 題:鐵凝談法蘭克福書展:中外文化交流要“細水長流”
記者 德永健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在法蘭克福書展上很忙。書展開幕式,書展中國主賓國開幕式,女作家座談會,文化圖書簽約會……她的日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雖然忙碌,但本屆法蘭克福書展注定不會只給鐵凝留下疲憊。十五日晚,她在法蘭克福文學院舉行的“中國文學之夜”現場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直言自己對當晚中國作家濟濟一堂的場面很感動,而場內中外作家之間、中國作家與國外讀者的熱絡交流也讓她回味不已。
“自發趕來的德國當地作家和讀者抱有那么大的熱情和注意力,中國作家談論德國文學和文化是那樣地融洽和自如,我覺得非常難得,非常美好,我相信這僅僅是個開始,以后這樣的交流不是要減少,而是要增多。”鐵凝說。
作為二00九法蘭克福書展主賓國,中國派出了空前強大的作家陣容。包括鐵凝在內的二十多位中國作家總計在書展現場舉辦近八十場活動,另有一百四十多位中國作家在德國其它城市舉辦各類文學交流活動。
“這是六十年來中國第一次派出如此大規模的作家來參加國際書展,以往中國也做過俄羅斯、法國等國書展的主賓國,但參加書展的中國作家陣容都沒有這次法蘭克福書展的規模大。”鐵凝說。
她相信,本屆法蘭克福書展對中國作家來說是一次機會。借助這一全球出版業“奧運會”平臺,中國作家愿意把自己和自己的文學介紹給世界,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同行進行交流,所有這些都會產生積極意義。
“不過這種意義將會慢慢產生,不會隨著人群的到來突然產生,因為互相了解和溝通需要時間,但是走出第一步非常重要。”鐵凝強調。
十五日晚“中國文學之夜”活動現場,中國知名作家的照片被高高掛起,介紹中國作家的小冊子在休息室里隨處可見。在鐵凝眼中,這些正是中國政府加大投入、扶持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最直觀表現。
談到中國政府對文化振興和文化繁榮的重視,鐵凝憶及,十月十一日,當她和莫言、余華等中國作家在柏林參加中德文學論壇時,正在柏林訪問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專門到論壇舉辦地看望作家,并跟大家講了一段話。“他馬上就提到了海涅、歌德,說起了歌德名著《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段講話立即拉近了與作家的距離。”鐵凝說。
兩天后的十月十三日,習近平出席二00九法蘭克福書展開幕式并致辭。習近平強調,文化的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見和誤解。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的差異,不應成為人類文明交流的障礙,更不能成為相互對抗的理由。
對于如何在文化交流中超越偏見和誤解,鐵凝表示,文化交流與經濟領域的合作有所區別,比如中德企業一天就可以簽一個億的單,但文學乃至文化交流就無這種可能,所以在交流時要做好“細水長流”的準備,要有耐心和耐力,不應只圖一時的熱鬧。
身為作家的鐵凝同時給出了一個非常“文學”的回答。“有位名人說‘你要想了解一個民族,最好、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去讀這個民族的文學作品’,這不是因為我是一個作家,我在這里自作多情,但確實是很多人的共識。”鐵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