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學有效地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出發,依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劃,制定本規劃。
目 錄
一、地質災害防治現狀與面臨的形勢
(一)地質災害現狀
(二)“十五”防治工作成就及存在的問題
(三)“十一五”面臨的防災形勢
二、規劃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原則
(三)目標
三、地質災害易發區、重點防治區
(一)地質災害易發區
(二)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任務
(一)地質災害調查評價
(二)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
(三)搬遷(避讓)和治理工程
(四)地質災害防治科技工作
五、資金渠道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分級、分部門領導目標責任制,推進社會化減災體系建設
(二)健全完善法規制度和技術標準
(三)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體系
(四)制定相關政策,建立防治經費投入良性機制
(五)依靠科技進步,全面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六)加強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宣傳教育
(七)實施嚴格的獎懲制度
本規劃所稱地質災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規劃》以2005年為基準年,以“十一五”期間為規劃期。
規劃范圍為除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省以外的31個省(區、市)。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按國務院批準的《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總體規劃》部署,本規劃不再涉及。本次規劃充分考慮了與《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銜接,避免了重復規劃建設問題。
一、地質災害防治現狀與面臨的形勢
(一)地質災害現狀
我國地質和地理環境復雜,氣候條件時空差異大,地質災害種類多、分布廣、危害大,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1995年至2005年,平均每年因突發性地質災害死亡和失蹤1108人、直接經濟損失59億元,最高年份的1998年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50億元。
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 全國除上海外各省(區、市)均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其中,云南、四川、重慶、貴州、陜西、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山西和福建等省(區、市)最為嚴重。
地面塌陷災害 地面塌陷主要包括巖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巖溶塌陷災害分布在24個省(區、市)的300多個縣(市),塌陷坑總數達4.5萬多個,中南、西南地區最多,約占總數的70%。全國有20個省(區、市)發現采空塌陷。黑龍江、山西、安徽、山東等省最為嚴重。
地裂縫災害 全國有24個省(區、市)發現地裂縫1200多處,地裂縫在河北、陜西、山西、江蘇等省最為發育。
地面沉降災害 主要發生在我國中東部的平原和盆地內,上海、天津、西安、太原等50多個城市存在地面沉降。
(二)“十五”防治工作成就及存在的問題
“十五”期間,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斷加強,防災減災取得一定成效,因災死亡和失蹤人員總數為4278人,比“九五”期間的6621人同比下降了35.35%;因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212億元,比“九五”期間的318億元同比下降了33.33%。這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取得重要進展。1999年至2005年,國土資源部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完成了700個縣(市)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基本查清了這些地區的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為防災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是地質災害監測網初步建立。三峽庫區滑坡崩塌專業監測網和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地面沉降專業監測網已基本建成并運行。在典型地區開展了突發性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示范工作。在調查基礎上,700多個縣(市)建立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群測群防監測點達到6萬多個。
三是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全面展開。從2003年起,國土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合作開展了國家級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目前,全國各省(區、市)和部分市、縣也開展了這項工作。
四是應急預案體系得到初步健全和完善。《國家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于2005年5月14日由國務院發布,各省(區、市)和大部分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市、縣均發布實施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國家、省、市、縣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初步形成。
五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入了法制軌道。國務院于2003年頒布了《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頒布了與地質災害防治有關的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入了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
盡管“十五”期間的防災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仍不能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減災防災的需求,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缺乏全面系統的基礎調查資料,尤其缺少高精度的地質災害調查資料,調查數據得不到及時更新。二是地質災害監測體系沒有形成,災害監測預報水平較低,應急反應能力較差。三是許多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亟待采取工程措施進行治理。四是我國地質災害防治的經濟基礎薄弱,經費投入不足,技術水平偏低。五是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有待普及,意識有待提高。
(三)“十一五”面臨的防災形勢
“十一五”期間防災工作面臨嚴峻形勢,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我國地質構造復雜、地形地貌起伏變化大,山地丘陵占國土面積的65%,具有極易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物質條件;另外,據氣象、地震部門預測,本世紀前期,氣候變化和地震均趨于活躍期,臺風等極端氣候事件增多,地震活動頻繁,強降雨過程和地震引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將加劇。在這種自然條件下,地質災害必將呈長期高發態勢。
二是人為工程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呈不斷上升趨勢。中、西部地區地質環境脆弱,“十一五”期間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可能引發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東部地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現代都市圈逐漸形成,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長期過量開采地下水,將導致大面積的地面沉降災害。全國各地采礦積淀的環境問題,形成了許多地質災害隱患,采礦活動引發的地面塌陷、地裂縫災害在礦區和礦業城市普遍存在。
三是我國地質災害點多面廣,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影響著重大基礎設施的安全運營。
總之,規劃期內自然形成的地質災害處于高發期,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日趨嚴重,廣大農村、城鎮和重大工程仍將遭受地質災害的嚴重威脅,地質災害防治任務十分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