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南京舉辦的“第四屆中國總部經濟高層論壇”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目前,總部經濟有效推進我國中心城市經濟轉型升級,我國總部經濟發展條件日漸成熟。
近幾年來,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以后,跨國公司紛紛加大對華投資,更多的跨國公司在華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和采購中心,國內一些大型企業集團總部也向中心城市集聚。總部經濟這一新經濟形態在我國正形成良好發展態勢。
帶動城市經濟轉型升級
發展總部經濟、建設總部經濟聚集區,推動城市經濟轉型升級,以總部經濟模式提升自身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體系中的地位,成為一批大城市的選擇。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一批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區,通過建設各具特色的總部經濟聚集區,推動城市總部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總部經濟是南京市鼓樓區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江蘇南京市鼓樓區區委書記鮑永安在中國總部經濟論壇上介紹,2004年全區總部型企業稅收占全區財政收入總量的30.1%,2007年占43.6%,今年上半年已經占47%。作為南京市中心城區,鼓樓區人多地少空間狹小,但同時具備商貿繁榮、功能配套完善、行政科教資源豐厚等優勢。針對“空間狹小”、“資源豐厚”的特點,鼓樓區提出了“區域空間有限、科學發展無限”的理念,選擇了總部經濟的模式。
作為首都,北京以其獨特優勢,吸引了眾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中心和國內大企業集團總部聚集,其總部經濟發展能力連續4年居全國35個主要城市之首。現在,北京初步形成了商務中心區(CBD)、金融街、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等幾大特色總部經濟聚集區。此外,廣州越秀區、成都錦江區、沈陽和平區、青島市市南區等城市中心區,也積極發揮區位、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帶動經濟轉型升級。
發展條件日漸成熟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趙弘研究員說,我國發展總部經濟的條件日漸成熟。首先,一批城市率先發展起來,一些中心城市具備了發展總部經濟的基本能力和條件。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07/2008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中國共有59座城市入選全球城市500強;跨國公司落戶指數前10名中,北京、上海分列第9、10位。
此外,一大批中國企業具備了以總部經濟模式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的能力。今年中國企業500強整體實力明顯提高,經濟效益明顯好轉。中石化等3家企業的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46家企業達到了千億元。中國跨國公司崛起同樣為世界矚目,截至去年底,我國近7000家境內投資主體在全球173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超過1萬家,去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為265.1億美元。今年中國大陸有25家企業入選《財富》世界500強。
趙弘認為,企業是總部經濟發展主體。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進行規模擴展和成本控制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也是推動總部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國一大批企業已經積累了強大實力,應積極在國內區域之間以總部經濟模式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有條件的企業更要以走向世界的雄心壯志,以總部經濟模式參與國際市場開拓和競爭,取得全球范圍內的總部經濟收益。
應該上升為國家戰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李佐軍博士曾指出,發展總部經濟是推進中心城市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趙弘更是明確提出,總部經濟對突破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發展總部經濟應上升為國家戰略。
我國制造業成績斐然,但也帶來一系列問題。首先,國產品牌核心技術較少,國際市場上中國制造利潤菲薄。一個芭比娃娃的美國售價為9.99美元,但留給中國企業的只有0.35美元加工費。此外,中國制造付出沉重的環境代價。總部經濟則可以通過企業總部等高端環節的聚集發展,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效率,促進資源能源的集約利用,減少環境污染。
30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卓著,但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面對區域間巨大的經濟發展差異和資源稟賦差異,我國亟待尋求新的思路和模式。總部經濟是一種基于區域間發展水平和資源差異,以企業為載體、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區域間合作模式,能夠找到區域間的合作切入點和利益共同點,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一條新思路。
近年來,由于地價、工資水平等不斷上漲,城市中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關閉或外遷,大城市制造業“空心化”現象日益嚴重。從國際一些大都市看,制造業轉移后許多大城市持續繁榮的背后,實際上是服務業越來越處于支撐地位。總部需求所形成的生產性服務成為中心城市經濟中最活躍、最有支撐力的經濟主體。發展總部經濟,形成與現代服務業的互動發展是中心城市產業升級的關鍵,是未來城市競爭的制高點。(陳振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