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7日電 在席卷全美的金融風暴之中,似乎沒有哪個行業能夠獨善其身。美國《華盛頓觀察》周刊17日載文稱,繼金融業和房地產業之后,美國報業開始進入風暴眼。文章主要內容摘要如下:
黑云壓城城欲摧
最近,美國第二大報業集團--論壇公司(Tribune Co.)正式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論壇公司旗下包括大名鼎鼎的《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芝加哥論壇報》(The Chicago Tribune)等知名報紙以及23家廣播電視臺,雇傭員工超過兩萬,旗下報紙總發行量達到200多萬,是名副其實的報業巨頭。消息一經傳出,業界震驚。由此,美國報業已由2006年到2007年之間的并購狂潮墜入了衰退深淵。與整體經濟一樣,美國報業的黃金時代儼然逝去,“寒冬”已然來臨。
美國報業本來就不甚景氣,一直面臨著廣告收入大幅下滑和網絡媒體強勢崛起的雙重壓力。而在衰退時期,這些壓力放大了不止一倍。盡管絕大多數報紙仍保持盈利,但其利潤卻劇烈下滑,2008年廣告收入的下滑達到了驚人的15%,已從總收入的20%~30%下降到了10%~20%,當然,這還是在在沒有扣除稅收、貸款利率等費用的前提下。
旗下擁有《紐黑文記事報》(The New Haven Register)的Journal Register報業公司,論壇星報(The Star Tribune)以及費城報業(Philadelphia papers)都在為還貸苦苦掙扎。而明州報業的高層們已經開始討論破產事宜。與之相比,MaClatchy公司和媒體新聞集團的境況尚佳,成功償還了債務,但也不得不交涉新的貸款。《橘郡記事報》(Orange County Register)的發行方自由通信(Freedom communications)最近也面臨資金流斷裂的難題。幾乎每家報紙的信用評級都呈下降趨勢,破產將有增無減。
有些報業公司想要通過并購同一地區的報紙來脫離苦海,但“媒介所有權法案”對此有禁止性規定。2006年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 Area)媒體新聞集團與《舊金山編年報》(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出版方赫斯特集團(Hearst Corporation)的并購案即因此胎死腹中。很顯然,這也不是報業困境的出路所在。像一些處于困境中的報業公司那樣,把報紙賣掉并不能解決整個行業的問題。投行Miller Tabak公司的媒體分析家大衛·C·喬伊斯(David C. Joyce)認為,“出售資產也意味著將現金流一并出售,而他們正需要現金流來償還債務。并且,此時的出售價格往往接近跳樓價。”
“次貸危機”報業版
美國報業的境況如此之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去年并購風潮所造成的行業泡沫,繁榮年代的過度擴張往往會埋下災禍的種子。在發行量未見增加的前提下,各大公司仍紛紛貸款,以非常夸張的價格進行收購。
論壇公司正是其中最大的一起并購。2007年12月,芝加哥房地產大亨塞繆爾·澤爾(Samuel Zell)斥資82億美元收購了論壇公司。此類收購還有很多。比如MaClatchy公司收購了Knight Ridder,后者旗下擁有《邁阿密先驅者》(The Miami Herald)、《堪薩斯城市之星》(The Kansas City Star)等報紙。媒體新聞集團(MediaNews Group)收購了《圣荷塞信使新聞》(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和《圣保羅先鋒報》(The Pioneer Press in St. Paul)等報紙。
費城的投資者們收購了《問詢報》(The Inquirer)和《每日新聞》(The Daily News)。私募基金公司Avista Capital Partners收購了《明州論壇星報》(The Star Tribune in Minneapolis)。甚至連GateHouse Media這樣的小公司也收購了一打以上的地方性報紙。當然還有默克多對《華爾街日報》的收購。《華爾街日報》和《今日美國報》幾乎是唯一發行量沒有下降的主要報紙。
這種收購和競購經常把被收購的報紙炒成泡沫式的價格,并且使報業集團負債率過高。而且在絕大多數的案例中,收購都是通過借貸來完成,最終的收購價格往往溢價許多倍。澤爾在論壇公司的并購過程中負債達130億美元,公司負債達到資產的三倍。隨后金融風暴來襲,銀行貸款謹慎,論壇公司明年要還的利息就達9億美元之巨,除破產外別無他途。
“行業整體形勢依舊不容樂觀,而這樣的收購并不能扭轉整個局勢,”穆迪投資服務(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副總裁約翰·普查拉(John Puchalla)說,“它只不過能夠讓形勢看起來好一點。10~15年之前,絕大多數美國報紙的負債表都很干凈輕松,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樣的局面已一去不返。”
“貸款太容易了,而且到處都是。”信用研究公司Gimme Credit的高級分析師戴夫·諾維賽爾(Dave Novosel)說道,“雖然每個人都能清楚地認識到風險的存在,但銀行們樂于出借,而人們又一廂情愿的認為,只要價格持續上漲,他們就能過得很好。”回過頭看,會發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場報業風暴與“次貸危機”是多么的雷同。當然,隨著整個行業泡沫的崩解,結果也是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