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樓市的高退房率引起社會關注。有關專家指出,高退房率的一個重要推手是開發(fā)商“自買自賣”。這樣做可以一石三鳥:一是從銀行“套現”,緩解資金壓力;二是形成托市效應,回避降價售樓;三是形成熱銷假象,制造樓市交易的虛假繁榮。真相到底如何?
位于杭州城西的某樓盤,市場價每平方米在3萬元左右。從這個樓盤8套高檔住宅在半年中的賣房和退房,可以大致勾勒出這家知名開發(fā)商去年以來在資金鏈上經歷的生死掙扎。
杭州透明售房網顯示,5月5日,原購買人王某退售該樓盤住宅4套,涉及面積超過1150平方米,金額約3300萬元。5月8日,原購買人徐某退售該樓盤住宅4套,涉及面積超過1270平方米,金額約3700萬元。這兩筆大單,總共涉及金額7000萬元左右。
根據杭州房管部門掌握的情況,兩位買家個人資金較為充裕,去年底受這家房產公司所托,以每平方米3萬元左右的市場價購入這批滯銷房產,其實是通過房產抵押的方式,以個人信用從銀行取得貸款,為陷入資金困局的房產公司解困。
“7000萬元足以壓垮一個企業(yè)。”杭州市房地產管理局市場處處長張璐說,“他們當時就差一口氣,銀行不可能再貸給他們資金,如果沒有這7000萬元,一周內這個企業(yè)肯定就完了。”
統(tǒng)計顯示,5月杭州透明售房網上顯示的退房記錄為135套,是今年以來最多的月份。記者調查了5月20日和26日兩個有退房大單的樓盤,發(fā)現原購買人就是開發(fā)商的合作者或投資方之一。
截止到6月3日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期房退房公示中顯示共有1790條退房信息。有媒體報道,北京市今年以來有的在售項目的退房率超過30%。但北京市房地產協(xié)會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北京的高退房率是“數字誤讀”,今年前5個月實際退房率為4.7%。
北京CRD銀座項目副總經理陳泰說,兩種情況下開發(fā)商會去“自買自賣”,一是資金鏈條馬上就要斷了;再就是曾經做過假按揭,輕車熟路,欲罷不能。據悉,北京有關部門正開展專項監(jiān)督檢查行動。
“近期同個樓盤出現大量退房證明,開發(fā)商在借市場轉暖之機,急于回購之前為托市而‘自賣自買’的房產,并悄悄出貨。”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趙杭生說。
“誰也不知道有多少筆法律手續(xù)上看不出破綻的‘假按揭’從銀行取得了貸款。”有關專家表示,如果目前被急速拉升的樓市行情掉頭向下,一旦斷供出現,銀行就是最終的買單者。這將使此輪危機“舊傷未消,又添新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