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通縮不僅要依據物價水平來判斷,還應結合分析其他因素,如貨幣供應量是否持續減少、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否大幅下滑和負增長。從M2各月的情況看,M2是逐月增長的;再從GDP的情況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1%,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增長7.9%,說明GDP是趨增的。因此,M2和GDP的表現,使我們有理由相信,近期我國經濟運行中盡管存在通縮的可能,如CPI可能還會負增長一段時間,但在政府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拉動經濟增長的情形下,通縮的可能尚不足以變為現實。反而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各項刺激政策作用下,貨幣供應量大幅增長,1-7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7.73萬億元,同比多增4.89萬億元,特別是近段時間樓市與股市價格的上揚,讓人不能不產生是否會出現通脹的聯想。
通縮是近憂
宏觀經濟健康運行,既需要避免通縮亦需要避免通脹。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反通縮,實現全年8%的預定經濟增長目標,仍是我國近期宏觀經濟調控中的第一要務。
從國內來講,要看到我國宏觀經濟中仍然面臨需求不足的現實。在上半年的經濟增長中,貢獻最大的當屬投資,其拉動經濟增長6.2個百分點;第二位的是最終消費,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而國外需求,對GDP增長的拉動為負2.9個百分點。這可以看得出來,拉動GDP增長的三大需求并不是相對均衡的,以投資拉動GDP固然能夠在短時間立竿見影,但如果沒有相應的消費啟動作為對接,沒有外需的增長作為出口,這種拉動就不可能持續下去,還可能造成產能的進一步過剩,降低投資效率,加大財政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