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巨頭必和必拓30日宣布,其已與大量亞洲客戶達成鐵礦石協議,以更為短期的價格協議取代往年的年度價格合同。同日,淡水河谷相關負責人表示,舊的長協機制已經崩潰,淡水河谷將采取季度定價模式。
四十多年來世界鐵礦石定價機制一直以年度基準價格簽訂銷售合約,即長協機制。這個機制的形成也是由鋼鐵行業的特定因素決定的。由于鐵礦石用途的唯一性,鐵礦石是中間產品,只能用于鋼鐵廠,客戶相對比較單一。因此礦山致力于與鋼廠建立穩定的、長期的合作關系。故雙方的交易一般采用長期協議確定數量、品種。長期合同不僅對鋼廠有利,對于礦山項目投資人來說,他們獲得了穩定的銷售市場后,就不必再擔心用戶是否接受產品,并可以獲得穩定的資金回報。
長協機制之所以能夠長期成立的前提是,供求雙方的主體都是很有限的。而目前占世界貿易量一半的中國就有了那么多的鋼鐵企業———需方的市場主體。短期內,中國既然不能以市場的方法進行大規模的兼并(兼并到只剩下幾個大型鋼企),那么長協機制則很難維持下去。
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既是鋼鐵工業突飛猛進成為世界第一鋼鐵大國的時代,也是國內誕生無數鋼鐵企業的時代。過去少數大型鋼企有資格參加長協機制,可是它們并沒有顧及沒有資格參加長協機制的國內中小鋼企的利益,常常加價把鐵礦石賣給中小企業。現在中小企業有資格參加市場談判,統一對外就增大了難度。
不過這種以現貨行情為依據的短期合同的定價方式,是大宗商品定價機制轉變的潮流。在此之前,世界原油、鋁、動力煤的定價機制,都是這樣轉變過來的。
千萬別以為,以現貨行情為依據的短期合同的定價機制,就一定對供貨商有利。當鐵礦石行情高漲時,礦商會擴大生產,增設礦場,可一旦行情下跌,礦場是不能隨時停下來的。因此,短期合同對供求雙方都有風險。未來的鐵礦石定價機制,必定也會像其他大宗商品市場一樣,發展期貨貿易,規避風險。
世界鐵礦石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對中國的鋼鐵行業也有好處。它起碼能使中國所有的鋼企在鐵礦石價格上一律平等,能有力地促進中國鋼企之間在市場化的基礎上優勝劣汰,進行大規模的市場化的兼并。(郁慕湛 上海 媒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