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鐵礦石運價定價權缺失的情況下鐵礦石定價“被指數化”
隨著三大鐵礦石巨頭建立以指數價格為基礎的多種定價模式。國內鋼鐵企業坦言,在國際鐵礦石運價定價權缺失的情況下,鐵礦石定價“被指數化”,這意味鋼鐵企業面臨更為頻繁的原料價格調整,虧損面也可能擴大。
本報訊 (記者紀晨璐、王亮)隨著礦石巨頭頻頻提價,國內鋼企正面臨上游成本不斷上漲和下游銷售價格持續下降的雙重擠壓,利潤空間大幅壓縮,原本就處于低盈利水平運轉的國內鋼鐵業可能再度陷入虧損境地。
漲價:現貨價接近長協價
巴克萊資本昨日在報告中稱,中國鐵礦石現貨市場價格將遠低于即將于7月1日執行的第三季度協議價格的可能性在增加。若形成價格倒掛,新協議價格的市場吸引力就會大大減弱。
數據顯示,國內現貨市場6月2日鐵礦石價格跌至約每噸144美元,接近于礦山報出的第三季度銷售價格。分析指出,鐵礦石巨頭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已導致現貨市場價格從4月份的每噸188美元的高點回落,一些中國鋼企違反季度合約轉向現貨市場的可能性很大。
按照約定,三大礦山應該是參照前二季度的鐵礦石市場價格來確定三季度的鐵礦石供貨價。業內預計,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中國政府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影響,鐵礦石價格可能繼續下跌。
鋼企:漲價成本難消化
業內預計,房地產新政與控制鋼材出口政策相繼出臺,預計三季度的鋼材需求將縮減。國內需求無法好轉鋼鐵需求可能繼續走低,就意味著國內鋼企無法通過鋼材漲價來轉移鐵礦石上漲風險。
國信證券研報數據顯示,截至6 月1 日,國內螺紋鋼均價4136 元/ 噸,較5 月同期下跌333 元/噸,跌幅7.45%。綜合來看,主要鋼材品種價格較5月均有200~300 元/噸的下調。
“我的鋼鐵”研究員汪建華表示,從鋼材供需水平來看,目前供給下降不明顯,環比需求下降,短期仍不支撐鋼價上漲。從大鋼廠調價政策預期,下降可能性更大,在沒有正式明朗前,市場價格難以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