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魯塞爾到倫敦,從布達佩斯到雅典,歐洲的決策者和普通民眾正在經歷一個多事之夏,面對他們的是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危險,歐洲的決策者正試圖盡全力避免歐洲經濟從峭壁邊緣墜落。
昨天(6月8日),歐洲財政部長們在盧森堡達成協議,授予歐盟一項新的干預權利:如果成員國家經濟數據涉嫌欺詐,歐盟可以有干涉的權利。
而就在此前一天 (6月7日),相關國家也就救助計劃中籌款所用的“特殊目的機制”達成一致。
根據協議,歐盟將根據該機制籌集4400億歐元,上述籌款機制的總部設在盧森堡,通過在金融市場融資的方式籌集救助款,并由16個歐元區成員國分別提供擔保。
你方唱罷我登場
自希臘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歐洲這個舞臺就從不缺少演員,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意大利、英國、匈牙利等各國你方唱罷我登場,“減少赤字”、“財政緊縮”、“救助計劃”成了當下最時髦的語匯。
6月7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宣布800億歐元的減少赤字計劃時雙手合十、目光凝重。該計劃將裁減掉15000個公共服務崗位,而政府也將在航空、核能和某些金融交易上課以新稅。此前,英國、希臘、西班牙等國政府也都公布了減赤計劃。
減少赤字便意味著財政緊縮和公共部門支出的減少。在民主思想深入人心的歐洲,反對的聲音十分激烈。6月8日,西班牙發生了自2004年工人社會黨上臺以來最大的罷工,以抗議政府修改《勞動法》的提議,如果該法律獲得通過,雇主解雇雇員將更為容易。而此前,希臘也曾發生因反對財政緊縮而導致的大罷工并致使3名銀行職員死亡。
歐盟和IMF在5月初達成了總計750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而歐洲央行也隨即開始購買歐洲國家的債券,但市場卻并未穩定。進入6月以來,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收益率就屢創新高。截至6月4日,西班牙國債收益率為4.31%,而意大利為3.84%,與此同時,這些國家與德國國債收益率的息差也在逐漸擴大。
債務違約幾成定局
隨著歐債危機的深入,對危機的成因和走勢的分析也逐漸深入,但目前來看,歐債危機在既有機制中似乎還找不到出路。
銀河證券研究所總監秦曉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歐債危機短時間內并不容易解決,這是由歐洲的經濟結構和歐盟本身的體制問題所決定,長久以來歐洲國家政府負債太多,而政府收入又比較低。
秦曉斌特意提到了歐洲普遍存在的“產業空心化”現象,制造業的缺失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結構普遍單一、抵御風險能力較弱。希臘以旅游立國,而在英國,金融業規模占到了GDP的12%。
產業結構的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歐洲相關國家高企的負債率也預示著較高的違約風險。
中金公司在6月7日發布的 《宏觀經濟周報》中對近40年中各國債務危機的數據做了相關總結,并發現當一國的外債高達該國GDP的40%以上時,債務違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當這一比率達到100%以上時,債務違約的概率則高達80%。
而如今“歐豬5國”的外債均超過其GDP的100%,意大利、西班牙、希臘、葡萄牙外債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01%、174%、176%和241%。而德國和法國又是這些國家最大的兩個債權國,因此債務危機的波及面不可小覷。(由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