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到5月,中國的財政收入是3.5萬億,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年的財政收入將達到8萬億,很快就將成為世界第二。央視評論員白巖松在《新聞1+1》節目中表示,過去十幾年來,政府財政收入凱歌高奏,增速遠遠超過GDP的增速。這時候,一定有人勒緊褲腰帶了,企業、個人,包括地方,多在勒緊褲腰帶,使國家變得更富了。以下為《新聞1+1》2010年6月28日完成臺本——《“國富”之后,如何“民強”?》: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今年1月到5月,我國的財政收入是3.5萬億,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年的財政收入將達到8萬億,很快就將成為世界第二。從數字上看,我們的國家是越來越富,作為國民我們是否可以感同身受呢?
解說:8萬億,政府的財政收入有可能突破8萬億,今天很多媒體都把關注的目光放在了這個數字上。對于中國來說,如果這個數字可以實現,又將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刻。
央廣新聞:這個數字主要是根據今年上半年我國財政收入的增速預測出來的,中國今年前五個月的財政收入就已經達到了35470億,比去年同期增加的8362億,增長幅度高達30.8%。這一數字比去年前6個月的還要多兩千億,6月份地方財政也紛紛上報喜訊,很多的省市縣均提前一個月實現了財政收入過半的任務。
解說:今天我們也找到了最先報道這一數字的《經濟觀察報》,該報記者報道說,國家稅務總局一位官員表示,今年下半年保證10%的增速應該沒問題。保守估計,上半年財政收入或將超過4.3萬億,下半年則將達到近3.8萬億。
周天勇(中央黨校教授):去年年初1到5月份,6月份,它是一個經濟低迷時期稅收低迷增長,所以它這個增長速度同比就比較高一些,整個稅制的設置它就是向財政集中的這么一種機制。
解說:8萬億,如果這個數字今年可以實現,那意味著中國將緊隨美國之后,成為全球第二大財政收入經濟體,特別是對比眼下全球發達國家,財政收入相繼出現1%左右的低速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局面。中國高達兩位數的財政收入增速,的確令人吃驚。而如何看待這樣的增速,今天各大媒體對于這一數字的解讀應該說也是有喜有憂。
輿論面對“8萬億”更多的是理性思索
看看中國的財政收入,首先應該感到高興,從1950年到2010年,60年間增長接近一千倍。2002年我們還是1.9萬億,去年達到6萬多億,今年又有望超過8萬億,但是財政收入的增長也是一把“雙刃劍”。對于政府來說,收入的過快增長有時候也不是好事。
今天很多輿論面對8萬億,更多的是理性的思索。例如新華每日電訊的一評論說,“財政收入全球第二,更需淡定”。財政收入多不一定就說明合理,目前我國有的稅收存在著很大的不合理性,很多勞動者的收入增長并不快,一些地方財政收入隨著很快,但是用在教育醫療方面的支出卻增長緩慢。
《羊城晚報》的評論則指出,“在國民收入既定的前提下,財政收入過大,則必然意味著企業與民眾那頭的部分相對過少,對于擴大再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會帶來一定負面的影響”。
中國網的評論也提出了疑問,“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大大超過GDP增速,是否意味著各種經濟體稅負過重。如果是的話,這種增速是不可持續而且對經濟十分有害”。
《東方早報》的評論說,近年來在民生等領域,政府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但在行政管理費用以及一直不對外公開的“三公費用”方面的支出依然非常龐大,再加上預算不公開和不透明,使得政府在社會保障和民生等領域的支出和發達國家比較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而《青年時報》則提出了大家的希望,當前“公民表達”最該做的是集中聲音推動政府盡快搭建公共財政制度體系、法制體系、支付體系和監督體系。
白巖松:“國富”之后“民強”并非順理成章
主持人:首先,巖松你怎么看財政部網站公布了1到5月份的財政收入,但是媒體對這5個月的收入這么感興趣,因為也不是前半年,也不是全年。
白巖松(評論員):我覺得媒體是代表著媒體公眾以及社會內心里所潛藏的欲望,突然遇到了這樣的一個數字被激活出來的。一個什么樣的欲望呢?我表面上關心的是你掙了多少錢,其實很長時間我都在關心掙了錢怎么花,這是第一個,表面上關心掙錢,其實關心花錢。
第二,在關心你如何花錢的同時,更關心的是,里是不是把錢會花在老百姓的身上,花在諸如教育、健康、社會保障等等這方面,也就是花到我們每一個個人的身上。
第三,關注你這樣花錢的同時,更關注你能不能透明,能不能公平、公正,能不能催化下一輪包括體制改革這一方面的東西。所以大家只不過借這么一個數來表達自己的聲音。
主持人:財政收入這些年來一直是凱歌高奏,到今年年底8萬億,有一個問題就是國富了是不是順理成章民就強?
白巖松:當然不是。
我們一方面開心,另一方面也有一個困惑。開心在于國富是好事,過去十幾年來,我們整個財政收入一直以兩位數以上的數字快速增長。我也是前半程的見證人,因為前半程的時候,每年新年一過,我都要采訪稅務總局的局長,連續幾年,那幾年每年我都會猜新年新的數,結果出來的數只有一年猜對了,剩下的數比我猜的還要多得多。我已經很使勁了。這說明了什么?當我們十幾年來,我們財政收入的增長的速度都遠遠超過GDP的增長速度的時候,你就知道,一定有人勒緊褲腰帶了,那就是企業、個人,包括地方,多在勒緊褲腰帶,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富了。這是我們開心的另一面,也就是說,會有很多人勒緊褲腰帶。
這個時候你就要關心錢究竟該怎么花了,究竟它全都是好事嗎?8萬億,世界第二,乍一看,挺好,其實它就是一個數。
主持人:巖松,你剛才說了一個詞,叫勒緊褲腰帶了,中國經濟的活躍導致企業的活躍,然后企業是勒緊褲腰帶讓中國經濟更活躍,最后是政府稅收多了,政府盤子里面的錢多了,企業呢?個人呢?
白巖松:很多的經濟學家都在表達,不管是從企業來說,從個人來說,我們的稅負都是偏重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因素,包括我們的分稅制改革,現在我們中央財政收入占了總體財政收入是半壁江山以上,52%、53%這個概念。也就是說,國庫這一塊是為什么大。當然這個時候你也說,這也是好消息,否則的話,金融危機來了,它一下子掏不出五萬億干這個事去。另外一方面,在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保持了相當多的活力。另外,像四萬億的投資,包括住房的一些稅收等等,都使我們這個稅繼續保持高速度的增長。
另一方面,當然你也看到了,稅負很重的這種情況,我們剛才關注8萬億,世界第二了,該怎么花錢,花錢不僅僅只是花出去,有增有減。我們首先要關心減的這一塊,會不會給企業一定的減稅,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
第二個,個人所得稅該不該提高征收的門檻了,向中低收入傾斜,讓中低收入更少被收稅,而它所有的收入都可以變成實實在在的收入。對高收入人群繼續實行很嚴厲的征稅的制度,因此首先要減。接下來我們再關心如何去花,像醫療、衛生、教育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