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著戎裝保家衛國 再進高校增智強能
“我們這些當兵的不少人一沒知識,二沒技術,除了當保安還能干啥?”
2005年12月,剛剛退伍的焦鑫和幾名戰友在北京找到了一份當保安的工作,月工資是600元。 他當時想不到自己的人生會發生怎樣的轉變。
如今的焦鑫已經是一名大學生,并且用自己的經歷帶動了一批新的退伍軍人走進大學課堂。
2006年,趁農忙期間回家幫忙的焦鑫,遇到了正在西安華西大學就讀的中學同學。他從同學那里得知,華西大學可以為退伍軍人上大學提供便利條件,學校不僅提供占學費總額50%的助學貸款,而且還保障就業。得知這個好消息后,焦鑫趕緊前去報名考試,從此成了一名大學生。
“在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中,退伍軍人需要一個平臺提高競爭力,尤其是農村兵,他們需要更多的就業途徑。”以教育扶貧著稱的西安華西大學校長王明亮這樣表示。
2002年9月,華西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推出面向退伍軍人的助學政策。他們在《解放軍報》上刊登了招生簡章,面向退伍軍人招收學生,并在部隊的退伍工作結束前,就為工科、理科、文科、藝術等不同學科的10個專業招收了200多名學生。“退伍軍人在華西大學就讀期間,能獲得50%~80%的助學貸款,畢業后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文憑(相當于大專文憑),并且由學校推薦就業,就業之后逐步還貸。”王明亮介紹說。
根據相關政策,農村兵退伍后,國家不負責安排工作,城鎮兵退伍后,由國家統一分配。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動用行政資源進行指令性安置變得困難重重。
“在指令性安置資源減少的同時,退伍軍人自身的條件也從根本上限制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由于他們普遍不具備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文化程度較低,無法滿足就業市場的實際需求。只有那些對職業技能沒太多要求,更看重身體素質、忠誠度、紀律性的行業,如保安等,才會對退伍軍人持熱烈歡迎的態度。”某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這樣認為。
如何讓退伍軍人具備可以謀生的一技之長?這引起了教育部門的思考。一些高等院校也開始考慮推出面向退伍軍人的招生計劃,其中,西安華西大學走在了前列。
“入學后面臨學習障礙是退伍軍人高等教育中的一大難題。原因是他們入學前整體文化層次偏低,年齡偏大。”王明亮這樣認為。
“參軍之前的文化成績就不是太好,兩年的部隊生活幾乎把書本知識都忘光了。”曾經的退伍軍人,目前已是華西大學老師的李亮在回憶自己的大學生活時說,“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每天熄燈了還要偷偷地點蠟燭學習。”
華西大學面向退伍軍人的招生今年被批準為全國統招,而今年一年的招生計劃就相當于過去5年招收人數的總和。“今年計劃招生1000人,讓更多的退伍軍人享受優惠的助學政策。”王明亮稱這一大膽舉措源于對退伍軍人教育的信心。
華西大學推出退伍軍人助學政策后不久,部分高校,尤其是民辦院校,相繼推出了相關的招生計劃,各地政府也紛紛希望通過高等教育從根本上改變退伍軍人就業難的問題。據了解,上海市政府2005年1號文件中就明確要求,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鼓勵更多的退役士兵接受高等教育,上海杉達等3所民辦高校首次為退役士兵提供了招生名額,數量為120名,只需通過簡單考試就能入學。山東省今年也推出了一項新政策,面向退伍軍人招生,年齡不超過27歲的退伍軍人參加普通高考時,專業課考試成績凡達到滿分的60%,即為合格。
就在退伍兵再教育引起關注的同時,如何提高退伍兵教育實用性的問題也成為高校研究的課題。
在逐年的探索中,華西大學形成了以技能培養為主,學習時間靈活安排的特點,總結出了針對退伍軍人的“短平快”教學模式,避虛就實,壓縮面授時間,增加實踐機會,讓退伍軍人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掌握職業技能。目前,退伍軍人畢業后就業率幾乎達到100%。
在招收專業方面,結合退伍軍人的特點以及市場需求而形成新的專業設置,包括計算機類、汽車類、商務類、建筑類等技能型專業。焦鑫就看好計算機專業的就業前景,于是選擇了計算機信息管理工程專業,“我對這個專業很感興趣。在部隊時,每周六的學習日我就自學計算機。以前沒人教,很多東西都不懂,現在理論知識強多了,還學會了編程。”經過1年多的學習,焦鑫明顯感覺到了自己的進步,他說:“我的目標是拿到計算機高級資格證,畢業后找一份好工作。”
為了給退伍兵學生找到好工作,華西大學還不斷摸索退伍兵學生的輸出機制。2005年,他們與北京長壽集團(臺資)合作成立華西大學長壽國際商學院,優先安置畢業退伍軍人。同一年,華西大學與浙江紹興市人事局所轄幾千家企業達成用人安置協議;與寧波市多家大中型企業達成定向培訓協議;與奇瑞汽車形成合作,為其培養專業的4S維修、銷售人才;2006年,又與中關村軟件園形成合作,進一步提高退伍軍人就業水平和層次。
5年來,從華西大學畢業的退伍軍人大都進入了各類企業,尤其是急缺技術人才的中小型企業。每到退伍軍人學生快畢業的時候,大批的企業就會排隊等著要人。 (陶濤 甘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