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3時20分。身著一件黑色對襟中式服裝的彭林教授走進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的課堂。隨著彭教授的一聲“上課”,同學們全體起立,師生相互鞠躬,然后坐下,過程整齊而莊重。
這門課叫做“中國經典研讀”,是清華大學人文科學實驗班的一門必修課。由于研讀的對象是《四書》,最近這件事在網上被炒得沸
沸揚揚。作為主講老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彭林身處輿論漩渦。面對諸多質疑,彭林一一予以回應。
【質疑】《四書》是舊東西,沒必要搬進大學
【回應】其核心概念可超越時空
網上有人說,《四書》是種舊東西,沒有必要照搬進大學課堂。對此彭林認為,《四書》的基本部分都很好,讀書明理、好學求道的精神需要繼承,其核心概念可以超越時空,應該為社會所包容。
之所以選擇講《四書》,彭老師解釋說,一方面,兩年前,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就動員他開一門關于《四書》的課,但因為當時自己比較忙,就暫時擱置了。這學期他將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四書》講解中。另一方面,如果學生想比較細致地了解中國文化,《四書》是很好的入門。經過朱熹作注后,《四書》比較簡明,同學們可以讀懂。而且,學習《四書》對于學生的治學和做人都有好處,因為它教人如何為人仁愛、誠信?!叭绻B仁愛和誠信都不要了,我們還能要什么?”面對網上的質疑,彭林這樣反問。
上課的同學也比較同意彭老師的看法。潘星宇同學說,正像彭老師說的,《四書》是“儒學之根基,六學之階梯”,古人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能背了,但現在的大學生估計連“四書五經”的書目都說不全。聽說美國大學有通識教育,在一、二年級的時候讀一些西方經典名著。“而那不正相當于他們的‘四書五經’嗎?讀《四書》有助于個人修養的培養,同時可以有點傳統文化的韻味,這也是在傳承文化。”潘星宇補充說。
【質疑】課堂上行禮是形式主義
【回應】禮儀是我們的文化核心
除了課前的相互鞠躬外,彭林還要求學生在上課時提問“要舉手”,回答問題“要起立”。這種做法遭到不少網友質疑,認為只有在小學時老師才會這么要求,大學課堂大可不必如此拘禮,是形式主義。但彭林認為,行禮是師生間最好的尊重。古人言:“請益則起?!闭f的就是,如果學生想讓老師再多說一次,就要起立以示尊敬。
“中國有良好的文化傳統,特別講究道德、公理、良知,認為人性本善。在這一點上,中西方是不同的?!迸砹终J為,西方的文化核心是宗教,他們認為人性本惡,因此通過宗教來約束、管理人心和社會,這也是為什么他們要做禮拜和禱告。
“中國的古人很聰明,他們將人性本善這樣很虛無縹緲的道理轉化成了禮儀。”彭林認為,現在的教育使學生有些過于自我,有些學生甚至不懂得尊重別人。“中國是禮儀之邦,文化核心即是禮儀,行禮是表達尊重的意思。溫家寶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多次鞠躬,就是做了最好的表率?!迸砹终f。
【質疑】大學生沒有必要背《四書》
【回應】理解應該從背誦開始
關于大學生還有沒有必要背《四書》,也是輿論爭議的中心之一。對此,彭林坦誠地表示,畢竟是第一次開這門課,這也是一種嘗試。背書在古代是童子功,是一種傳統。現在的大學生都在20歲左右,背書已經有點晚了,但還是希望他們能夠適當地背一點?!叭绻耆诚聛砝щy的話,可以只背《四書》里的《大學》、《中庸》和《論語》,而《孟子》略微有點長,下一輪教學時再做些調整。我相信能做到的同學將終身受益?!迸砹诌@樣認為。
此外,彭林認為,背書對于增進理解很有幫助。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有人指責這是死記硬背,他反駁道:“大家在背英語單詞的時候,怎么不說死記硬背了呢?理解就應該從背誦開始?!?/p>
彭林挑選的教材是朱熹注的《四書章句集注》?!端臅芬灿袧h代和清代的注書,但都繁瑣晦澀。而朱熹注本“不繁瑣,分量不大,深淺程度適合在一學期內講完。”在講課過程中,彭林是一字一句地精講。他說:“讀古書,就要逐字逐句的,講究‘文字’、‘音韻’、‘訓詁’。我還會讓學生自己點標點,學會讀古書的技能,因為點標點是最起碼的基本功,能看出你是否看懂了?!?/p>
“清華的傳統是‘愛國、報國’”,彭林說,“我希望上完課以后,這些同學能對母文化有一種溫情和敬意。我們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能忘記自己的經典文化。希望同學們在自己讀書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對自身經典文化的一種理解與判斷?!?/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