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獨木橋讓教育尷尬
千軍萬馬擠完高考的橋,接著擠就業的橋。大學生就業難每年都是媒體報道的主要選題之一,大學生搓澡工、大學生清潔工、北大學生賣肉、這樣的新聞似曾相識。
學非所用,用非所學。大學生所學知識和社會需求相脫節是重要原因之一,到了企業才知道自己學的根本用不上,只好重新到職業學校學習,“回爐”也算是舊聞了?!堆嘹w晚報》的評論就認為,如果大學既不能鼓舞起大學生足夠的創業勇氣,也不能提供給他們創業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波瀾不興的機關生活實際上就已經成為了他們最佳的生存選擇。
大學前幾年的擴招計劃不夠嚴謹,相關專業課程的開設比較盲目,另外,職業教育欠發達,這些都是教育界應該借以反思的問題。
職場失衡呼喚資源平衡
歷史似乎總是很有幽默感,改革開放剛開始的上世紀80年代可不是這樣的,兩相對比,讓人頓生“時移事易”之感。
據《上海商報》“回憶”,那時候大學畢業生乃鳳毛麟角,盡管彼時的大學生是政府統分的,分配進大型廠礦的畢業生占大多數,和進機關的同學相比,并沒有失落感。原因很簡單,是經濟收入以及社會地位使然。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直接產生財富的生產第一線最先受惠,企業在“按勞分配”原則指導下發放獎金,技術人員是最大的受益者,而黨政機關的人員俸祿微薄,且當時廉潔之風尚盛,權力尋租的空間有限。因此一些黨政機關的年輕人生活質量不僅不如廠礦里的技術人員,甚至不如街頭的個體商販。
如今,公務員與一般企業單位的報酬及保障的巨大差距,在職場上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就成了“冰火兩重天”,讓人深感“公平之急、平衡之難”。
同時,一方面相當多的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小城市、城鎮以及農村,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大學生死守公共資源、福利與機會太過集中的大城市,導致“有業不就”和“無業可就”的矛盾難解。
中國網的評論一連幾個質疑就反映了這種民生憂慮:“考碗熱”愈演愈烈,是不是意味著其他職業者的社會資源在減少,公務員所享受的社會資源在增多?公眾向往穩定的公務員職位,是不是基于對當下社會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體系沒有信心?它指出,政府應該平衡社會資源,把公務員飯碗里的“鐵”、“金”分給普通人,切實保障他們的各種權利。 (記者姜錦銘、渠宏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