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瀏覽各種各樣的招聘網站,尋找對口的用人單位,發送電子簡歷;發動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尋找信息,不錯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碑厴I于北京理工大學的劉佳鵬這樣描述自己找工作時的經歷,“記得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舉辦過一些求職講座,但我都沒去參加,覺得浪費時間。和就業指導中心唯一的接觸,是找到工作后辦理檔案和遷戶口手續?!?/p>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新浪網教育頻道,進行的千人調查顯示(45.6%的人今年畢業,30.0%的人已工作,24.8%的人為大學在讀),62.0%的人沒有接受過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指導,63.7%的人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表示不滿意。
北京某財經大學研究生馬靜是今年求職大軍中的一員,她坦言根本就沒有注意學校的就業指導,“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指導,學校的就業指導都是老生常談,沒有針對性和實戰性,對畢業生來說意義不大。我們更愿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尋找有用信息上。”
山東某大學應屆畢業生孫迎說:“我們快畢業了才接觸到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感覺那里的老師與輔導員也沒啥區別,就業指導中心應該有一支專業的教師隊伍?!?/p>
麥可思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王伯慶博士指出,大學生畢業半年后依然未就業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校期間參與求職輔導較低,將近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沒有受到過任何形式的求職輔導。
山東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杜言敏主任告訴記者,目前高校就業指導中心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作為學校的直屬正處級單位,二是隸屬于學生處,三是和招生辦在一起,設立招生就業處。機構設置問題是限制就業指導實效的一個原因。
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陳永利表示,目前,就業指導工作面臨人員編制緊張與任務不斷擴大,傳統工作模式與現代就業理念之間的矛盾。
調查顯示,63.4%的人認為目前高校就業指導的專業化、職業化程度有待提高,57.5%的人認為學校缺少對在校學生的全程指導,15.8%的人表示從事就業指導的老師太少。此外,49.5%的人認為對就業指導中心的考評應該與學生的就業率掛鉤。
王伯慶指出,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內部評估,是以畢業生的就業成果作為最終判斷標準,就業成果指標體系的評估分量在50%。我國各高校需要提高學生對求職輔導的參與程度,求職輔導要深入基層,輔導員必須掌握求職輔導能力,避免求職輔導泛泛而談。也應該設立對就業指導中心的監督和考核機制,“以可量化的就業結果為依據進行考評,各高校可以對畢業生做跟蹤調查,通過調查結果考核求職輔導工作,從而全面監督和考核就業教育的改進。”
據陳永利介紹,北大非常注重整合各種校內外資源,發揮學院、教師、學生和校友以及其他社會力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服務,“這也是北大就業信息網訪問量比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記者于11月27日10時登錄該校就業指導網站,發現訪問量達122033人次。
“我們最希望校方為我們提供一些切實有用的就業信息,比如多利用各種資源為我們舉辦一些有針對性的校園招聘,做到就業信息的及時更新?!北本煼洞髮W研究生陳洋說。
調查中,70.2%的人表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有所期待。78.8%的人認為就業指導中心最應該做好的工作是“聯系用人單位,組織校園招聘會”。接下來的排序依次是:做好就業網站,及時更新信息(62.4%)、舉辦就業形勢和求職技巧講座(55.1%)、為學生就業問題答疑解惑(52.6%)、建設好校友網,推薦學生就業(49.3%)、幫助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45.6%)。(實習生 李穎 本報記者 韓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