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做題Ⅰ:
2005年X月X日下午,XX大學學生王文、李波、張彬在自習室相遇。
王文:哎,你們注意沒有,這兩天,胡錦濤主席去北美訪問,隨行的居然有70多家象海爾集團這樣的企業“大腕”。上次加拿大總理訪華,來了277家企業,360多人。領導人出訪帶這么多企業代表干什么?
李波:這有什么新鮮!當年克林頓一上臺不就宣布在世界上推銷美國產品是他的責任嗎?韓國更絕,居然要求所有的外交官都要成為韓國商品的推銷員。
張彬:所以啊,EADS1的老總跟德國總理施羅德訪華,拿了價值13億美元的合同,包括23架空中客車,還有為北京奧運會提供的安保系統。
李波:施羅德有什么辦法?國內經濟不景氣,他可以用這些訂單來證明自己還是有海外營銷能力的嘛?,F在領導人出訪可不能只談友誼,經濟合作程度是考察領導人出訪成果的一個主要指標。
王文:難怪歐盟不顧美國反對,要取消對華武器禁運,看來也是出于經濟利益考慮。
張彬:經濟全球化時代競爭這么激烈,要保護本國利益,又不能損害別國利益,難啊??磥砀鲊饨欢嫉脼榻洕按蚬ぁ?。
李波:有位外交官不是說,50年前,如果大使講經濟會被認為是笑柄,現在大使如果不懂經濟更會成為笑柄。冷戰期間,國與國的較量,軍事力量起著重要的作用?,F在靠什么?還不是靠經濟與技術!
王文:看來,世界真的變了!
注1:指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天公司。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1.他們正在討論國際社會發生的一種什么樣的變化?(4分)
2.為什么“現在大使如果不懂經濟更會成為笑柄”?(6分)
選作題Ⅱ
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人類社會面臨著三種主要因素的制約,即經濟增長、能源以及環境。人們將發現我們面臨的是相互制約的三重困境(如下圖),人類必須從這種三重困境結構中去尋找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