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紫金山成為中國單體礦山保有可利用儲量最大、采選規模最大、黃金產量最大、礦石入選品位最低、單位礦石處理成本最低、經濟效益最好的黃金礦山。而在同年8月,山洪沖垮了紫金礦業攔截廢礦渣的大壩,帶有氰化鈉殘留液的礦渣呼嘯而下,沖毀當地農民的莊稼。10月,一輛載有10余噸氰化鈉的汽車傾覆在紫金山山澗并泄漏,造成102名村民中毒,飲用水源被嚴重污染。
接下來,是紫金礦業瘋狂向全國甚至國際礦業領域的擴張。在這期間,紫金礦業與污染有關的消息從未間斷。
2006年底,位于貴州省貞豐縣境內的紫金礦業貞豐水銀洞金礦發生潰壩事故。尾礦庫中約20萬立方米含有劇毒氰化鉀等成分的廢渣廢水溢出,下游兩座水庫受到污染。
2008年2月,紫金礦業因存在不良環境記錄而成為首批“綠色證券”政策中10家未能通過或暫緩通過的企業之一,這一事件使得紫金礦業險些未能登陸A股市場。
2009年4月25日,紫金礦業位于河北張家口崇禮縣的東坪舊礦尾礦庫回水系統發生泄漏事故。
2010年5月,環保部通報,上杭縣紫金山金(銅)礦下田寮滲濾液污水處理系統在未經環保部門批準的情況下,自2009年9月停運,現場檢查時仍處停運狀態。該月底,紫金礦業成為國家環保部公布《通報批評公司及其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環保問題》的11家上市公司之一。
2010年6月,紫金礦業位于武平縣的尾礦庫滲漏液流入汀江。
紫金礦業的污染“戰績”隨著其財富的增長一直刷新,一直延續到今年7月——福建省上杭縣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發生泄露,9100立方米酸性含銅污水流出,致下游近400萬公斤魚中毒。
紫金礦業暴富的成本
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和曾說:“我們一直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負責任的公司’,我們始終把環境保護放在對人民、對社會負責的高度去認識和落實。”
事實上,紫金礦業并沒有得到當地居民的認可。上杭城市論壇上的一個民意調查顯示,支持“不能再讓紫金礦業生產了”觀點的占了45.03%,而認為“這是一個大企業成長路上的必經之路,要努力整改”觀點的,僅為2.31%。
一個對當地財政貢獻達到67%的大企業,為何得不到當地群眾的認可?《法制日報》記者查閱紫金礦業此前發生的的多起環保事件后發現,每一起污染事件都給當地群眾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傷疤”。而這些“傷疤”,成為紫金礦業暴富的成本。
原本世世代代生活在紫金山山坡上的同康村,命運一直和紫金礦業捆綁著。隨著礦山的開發,村民們的田地被一點點征用,每年拿著并不豐厚的原始股分紅、田地補償款生活。直到2000年,紫金攔砂壩潰壩事件讓村民們的生活不得不徹底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