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訊 (記者謝綺珊) “新的醫改方案已形成,綜合了原有的9個方案,準備向國務院常務會議匯報,年內肯定能夠出臺。”近日,在第五屆中國改革論壇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年會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向媒體透露了上述消息。
本報記者專訪了醫改第7套方案的主筆、主張“市場主導”的代表人物之一、北京大學經濟與人類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顧昕。
收支兩條線可能滋生新腐敗
記者:醫療體制改革方案臨盆在即,已經顯露出哪些改革方向?
顧昕:目前的醫療改革方向就是在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中走向全民醫保,在2020年前建立健全全民醫保體制,這已經是相當清楚的,但是醫療服務體系,也就是醫療機構如何改革尚不清楚。
記者:據報道,“政府主導”趨勢已明朗化,采取“收支兩條線”管理,您對此有何主張?
顧昕:醫療保障體系的健全由政府主導,政府出資,提供補貼吸引大家投保。但在醫療服務體系上,最好不用“政府主導”這個說法,我的主張是,政府可以監管醫療機構,而不是控制醫療機構,要讓醫療機構走向市場化,推進管辦分離。
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管辦分離。“收支兩條線”管理,即公立醫療機構繼續收費,但必須全額上繳衛生行政部門,并由衛生行政部門來負責資金分配和“績效管理”。“收支兩條線”即政府什么都控制,醫療機構全部在其管轄下,既辦醫院又管醫院,管辦不分離。顯然“收支兩條線”和“管辦分離”是不一樣的。“收支兩條線”在我看來,違背了“管辦分離”原則,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調動醫院積極性的問題。主張“收支兩條線”的人認為,這樣做的話醫院就不會盯著病人的腰包,邏輯是對的,但結果是權力過于集中,很可能滋生新的腐敗。醫療機構的資金分配權全部掌握在政府手里,這是相當危險。
醫保關鍵是提高保障水平
記者:醫療保險在醫改實施后將發揮什么作用?
顧昕:醫療保險要出大頭,才能起到醫療保障的作用,如果還是出小頭,保障水平不高,意義就不大。關鍵是我們現在醫保保得不行,繳的費少,保的也少,看病的時候還得付大頭。隨著社會的發展,相應地提高保障水平,才能解決看病貴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