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十一、癌癥早診早治
(一)食管癌/賁門癌、肝癌、大腸癌、鼻咽癌、胃癌及肺癌的早診早治項目。
1.項目目標。
(1)提高食管癌/賁門癌、肝癌、大腸癌、鼻咽癌、胃癌、肺癌的早期診斷率及早期治療率,提高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2)提高技術隊伍水平。
2.項目范圍和內容。
(1)項目范圍。重點支持71個縣(市、區)開展食管癌/賁門癌早診早治,包括河北磁縣、涉縣、贊皇、武安、光宗、永年,山西陽城、壺關、襄汾、襄垣、陽泉,內蒙古赤峰巴林左旗、呼倫貝爾,遼寧法庫、康平,吉林大安,黑龍江哈爾濱南崗區,江蘇揚中、泰興、淮安楚州區、建湖,浙江仙居,安徽廬江、天長,福建惠安、莆田涵江區、廈門同安區,江西武寧,山東肥城、寧陽、鄒城、曲阜、東平、梁山,河南林州、濟源、內鄉、偃師、輝縣、南召、鎮平,湖北鐘祥、麻城、英山,湖南衡陽雁峰區,廣東梅縣,廣西北流,重慶璧山、涪陵,四川鹽亭、西充、閬中、巴中巴洲區,貴州福泉,云南蘭坪,陜西商州、潼關,甘肅張掖、敦煌、武威,青海循化,寧夏青銅峽,新疆新源、和豐,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以及內蒙古、新疆、寧夏3個民族自治區各新增2個少數民族自治縣(自治州)。
重點支持江蘇啟東、江蘇海門、廣西扶綏、福建同安等4個縣(市)開展肝癌早診早治。
重點支持北京豐臺區、天津紅橋區、山西洪洞、上海徐匯區、浙江嘉善、海寧、山東五蓮、湖北武漢江岸區、秭歸,廣東廣州越秀區、四川雙流、云南昆明西山區和寧夏銀川興慶區13個縣(區)開展大腸癌早診早治。
重點支持廣東四會、中山、廣西蒼梧、福建閩侯等4個縣(市)開展鼻咽癌早診早治。
重點支持遼寧莊河、山東臨朐、甘肅武威等3個縣(市)開展胃癌早診早治。
重點支持天津大港、云南宣威等2個縣(市)開展肺癌早診早治。
(2)項目內容。
開展食管癌/賁門癌早診早治的河北磁縣、河北涉縣、山東肥城、河南林州、四川鹽亭等5個縣(市)每點篩查人數不少于5000人,其余66個項目縣(市、區)每點篩查人數不少于2000人,71個項目點篩查總數為 157000人。開展食管癌/賁門癌早診早治的71個縣(市、區)對發現的食管癌/賁門癌癌前病變患者及癌患者進行治療,其中河北磁縣、山東肥城、河南林州等3個縣(市)開展健康教育、腫瘤登記及危險因素監測與干預等綜合防治工作。
開展肝癌早診早治的江蘇啟東、江蘇海門、廣西扶綏、福建同安等4個項目點診斷性篩查人數不少于1000人,共篩查4000人,對發現的癌患者進行治療。
開展大腸癌早診早治的浙江嘉善、海寧兩個項目點每點診斷性篩查2000人;北京豐臺區、天津市紅橋區、山西洪洞、上海徐匯區、山東五蓮、湖北武漢江岸區、秭歸,廣東廣州越秀區、四川雙流、云南昆明西山區和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每點診斷性篩查不少于1000人;開展大腸癌早診早治的13個縣(區)共篩查15000人,對發現的癌前病變患者及癌患者進行治療。
開展鼻咽癌早診早治的廣東四會、廣東中山、廣西蒼梧、福建閩侯等4個縣(市)每點診斷性篩查不少于1500人,共篩查4500人,對發現的癌患者進行治療。
開展胃癌早診早治的遼寧莊河、山東臨朐、甘肅武威等3個縣(市)篩查任務各1500人,共篩查4500人,對發現的癌前病變患者及癌患者進行治療,并開展健康教育、腫瘤登記及危險因素監測與干預等綜合防治工作。
開展肺癌早診早治的天津大港、云南宣威篩查任務各1000人,對發現的癌前病變患者及癌患者進行治療。
舉辦培訓班及進行現場指導,對上述97個縣(市、區)的技術骨干進行培訓。
3.項目組織實施。
(1)組織形式。衛生部對項目的實施進行統一的領導和管理,定期檢查、督導和評估;中國癌癥基金會是國家級項目技術支持單位,負責制定技術實施方案,提供技術指導,定期開展督導;項目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領導協調及組織實施工作, 并選定一個項目地區醫療機構作為實施項目的主要負責單位。
(2)技術保障。衛生部組織專家,通過舉辦培訓班及現場指導,推廣、實施“中國癌癥篩查及早診早治技術方案”(試行)。各縣(市、區)的項目負責單位可整合當地技術力量,并引入上級醫療機構的技術力量,共同實施項目。
(3)倫理要求。在癌癥篩查及早診早治工作中,堅持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則。
(4)資金安排。項目實施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協調財政部門落實相關配套資金,制定本省(區、市)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加強資金使用和管理。2010年中央財政安排食管癌/賁門癌、肝癌、大腸癌、鼻咽癌、胃癌及肺癌早診早治專項資金4453萬元,中央財政將對早診早治項目防治措施中的篩查、綜合防治、人員培訓等工作給予補助,具體補助項目及金額詳見附表。
4.項目執行時間。項目工作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
5.項目督導與評估
項目省(區、市)組織專家每半年檢查一次工作,衛生部專家組年底前檢查工作。在篩查工作相對集中的時候,?。▍^、市)專家組及衛生部專家組可分別或聯合派出專家進行現場督導。主要監督及評估以下方面:工作進度及質控、早期診斷率、早期治療率及經費使用情況。
(二)淮河流域癌癥早診早治。
1.項目目標。
(1)根據國務院同意下發的《淮河流域癌癥綜合防治工作方案》,在初步查明的淮河流域癌癥高發地區,制定并實施以部分癌癥早診早治為主的癌癥綜合防治措施,提高部分癌癥(食管癌、肝癌、胃癌)等主要上消化腫瘤的早期診斷率及早期治療率,提高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2)在淮河流域癌癥高發區,初步建立腫瘤登記系統,為綜合防治奠定基礎。
(3)加強淮河流域癌癥高發區能力建設,在淮河流域癌癥高發區建立癌癥綜合防治網絡,提高癌癥防治的技術隊伍水平。
2.項目范圍和內容。
(1)項目范圍。
重點支持江蘇4個淮河流域癌癥高發縣(區),山東4個淮河流域癌癥高發縣(區),安徽4個淮河流域癌癥高發縣(區),河南4個淮河流域癌癥高發縣(區)開展部分癌癥的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
(2)項目內容。
在上述地區選擇高危人群,開展部分上消化道癌癥的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山東、江蘇、河南3省的淮河流域癌癥高發項目縣(區)每年篩查人數不少于2000人;安徽省新增淮河流域癌癥高發項目縣(區)每年篩查人數不少于2000人,原有2個項目縣(區)每年篩查人數仍不少于2700人。各項目點癌種的選擇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對篩查發現的早期病變開展個體干預及早期治療,篩查發現的中晚期病例開展規范化的常規治療。
在對部分癌癥進行早診早治的同時,開展早診早治工作的技術培訓、現場指導工作,對上述16個縣(區)技術骨干進行培訓。開展腫瘤登記報告工作,以縣(區)為單位建立健全以人群為基礎的腫瘤發病登記報告系統,收集腫瘤病人的信息資料,掌握轄區內人群腫瘤的發病水平及時間變化趨勢。在上述地區選擇高危人群,開展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
3.項目組織實施。
(1)組織形式。衛生部疾控局對項目的實施進行統一的領導和管理,定期檢查、督導和評估;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全國腫瘤防辦)作為國家級技術支持單位,負責技術方案的制定,提供技術指導,定期開展督導;項目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領導協調、群眾發動及組織實施工作;選定1個縣區級醫療機構作為實施本項目的主要負責單位。
(2)技術保障。
衛生部疾控局組織專家組根據各縣(區)的實際情況制訂“淮河流域部分癌癥篩查及早診早治指南”,并對淮河流域癌癥高發縣(區)開展早診早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各縣(市)的項目負責單位整合當地和上級技術力量共同實施。
(3)倫理要求。在癌癥篩查及早診早治工作中,堅持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則。
(4)資金安排。項目實施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協調財政部門落實相關配套資金,制定本?。▍^、市)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加強資金使用和管理。2010年中央財政安排淮河流域癌癥早診早治專項資金1150萬元,中央財政將上述4個省的16個淮河流域癌癥高發縣(區)開展部分癌癥的早診早治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技術培訓、腫瘤登記工作和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等工作給予補助,具體補助項目及金額見附表。
4.項目執行時間。2011年8月底前完成。
5.項目督導與評估。省(市)專家組定期開展檢查工作,衛生部專家組年底前檢查工作。在篩查工作相對集中的時候,省(市)專家組及衛生部專家組可分別或聯合派出專家進行現場督導。主要監督及評估以下方面:工作進度及質控、早期診斷率、早期治療率及經費使用情況。
(三)腫瘤隨訪登記。
1.項目目標。
(1)總體目標:建立健全符合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國家腫瘤登記報告系統,反映我國城鄉居民腫瘤發病、死亡、生存狀態,提供滿足我國腫瘤防治需求的信息。
(2)對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及現有腫瘤登記系統工作狀態進行綜合評價、整合現有資源、繼續加強登記網點的建設,每個?。ㄗ灾螀^、新疆建設兵團)增加一個登記點,使登記網點覆蓋面繼續擴大。
(3)加強規范化建設,所有登記處工作流程制度化,登記資料質量達到全國腫瘤登記規范要求。
(4)在登記點的數量增加和質量提高的基礎上,登記數據具有全國代表性和區域代表性。
2.項目范圍和內容。
(1)項目范圍。重點支持北京,天津,河北磁縣、涉縣、保定市、遷西縣、贊皇縣、秦皇島市區、武安市,山西陽城縣、臨汾市、陽泉市、襄垣縣、太原市杏花嶺區、襄汾縣,內蒙古赤峰市、開魯縣、牙克石市、錫林浩特市,遼寧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本溪市、東港市、建平縣、康平縣、法庫縣、莊河市,吉林延吉市、德惠市、吉林市市區、大安市,黑龍江哈爾濱市南崗區、尚志市、勃利縣,上海,江蘇金壇縣、海門市、啟東市、連云港市、贛榆縣、東海縣、灌云縣、淮安市楚州區、建湖縣、大豐市、揚中市、泰興市、蘇州市區,浙江杭州市、嘉興市、嘉善縣、海寧市、上虞市、仙居縣,安徽馬鞍山市、肥西縣、銅陵市區、天長市、廬江縣,福建長樂市、廈門市區、建甌市、廈門市同安區、莆田市涵江區、惠安縣,江西贛州市章貢區、上高縣、龍南縣、靖安縣、上饒市信州區,山東臨朐縣、肥城市、青島市區、煙臺市區、招遠市、鄒城市、寧陽縣,河南林州市、洛陽市區、禹州市、偃師市、輝縣、內鄉縣、濟源市,湖北武漢市、云夢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鐘祥市、英山縣、麻城市,湖南岳陽市岳陽樓區、慈利縣、衡東縣、株洲市石峰區、資興市,廣東廣州市、深圳市、四會縣、中山市、珠海市區、江門市區,廣西蒼梧縣、扶綏縣、柳州市區、桂林市區、北流市,海南瓊海市、定安縣,重慶九龍坡區、萬州區、涪陵區、渝中區,四川鹽亭縣、成都市青羊區、攀枝花市仁和區、自貢市自流井區、大竹縣、樂山市區,貴州遵義市、開陽縣、安龍縣、雷山縣,云南個舊市、宣威市、富源縣、玉溪市、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西藏拉薩市區,陜西西安市蓮湖區、眉縣、潼關縣、商洛市商州區,甘肅武威市、蘭州市區、景泰縣、臨潭縣、張掖市區、敦煌市,青海西寧市區、互助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寧夏中衛市區、固原市區、銀川市區,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新源縣、和田市、石河子市,總計149個腫瘤登記處,在此基礎上,新增加44個腫瘤登記點,其中河南、江蘇、山東和安徽各增加5個新點,其他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增加1個登記點,總計193個腫瘤登記處,覆蓋人口約17913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約13.5%。
(2)項目內容。
制訂、落實全國腫瘤登記報告工作方案及框架布局,修訂腫瘤登記工作規范,著重對44個新建腫瘤登記點的工作進行實地指導,提高原有的149個腫瘤登記處的數據質量,加強對全國腫瘤登記隊伍建設,對腫瘤登記數據質量進行控制與評估、定期發布數據,實現數據共享和利用。
3.項目組織實施。
(1)組織形式。衛生部疾控局對項目的實施進行統一的領導和管理,定期檢查、督導和評估;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全國腫瘤防辦)作為國家級技術支持單位,負責技術方案的制訂,提供技術指導,定期開展督導;項目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領導協調及組織實施工作;設立腫瘤登記處,并選定相應醫療機構作為主要負責單位。
(2)技術保障。衛生部疾控局組織專家組對《中國腫瘤登記工作指導手冊》進行修訂,制訂《中國腫瘤登記工作規范》。對開展腫瘤登記工作的市(縣)提供技術支持,各市(縣)項目負責單位與上級技術力量共同實施。
(3)資金安排。項目實施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協調財政部門落實相關配套資金,制定本省(區、市)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加強資金使用和管理。2010年中央財政安排中國腫瘤登記系統建設專項資金1191萬元,中央財政將對上述31個省(區、市)和新疆建設兵團的193個腫瘤登記處在技術培訓、腫瘤登記卡片、表格的印刷、腫瘤登記數據收集、整理、匯總、分析等工作給予補助,具體補助項目及金額見附表。
4.項目執行時間。2011年6月底前完成資料上報。
5.項目督導與評估。各省(區、市)專家組針對方案實施的年度計劃,定期開展檢查工作,對各項具體的實施措施的進度和貫徹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價。衛生部專家組年底前對登記工作進行檢查,并匯同各省(區、市)專家組對部分登記處進行現場督導。主要監督及評估以下方面:人員落實及培訓、工作進度、數據質控、經費使用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