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警惕內外需快速下滑企業生產動力不足
在巴克萊資本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看來,雖然低于50%的數據并不一定預示制造業在未來數月中將衰退,但確實凸顯出經濟下滑的風險。
從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11個分項指數來看,同10月相比,只有產成品庫存指數、進口指數上升,分別上升2.8和0.3個百分點,其余各指數均有所回落,且多低于50%分界線。
其中,反映內需的新訂單指數和反映外需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幅度較大,超過2個百分點,均回落到50%以內。新訂單指數全年呈波動下行,并且下行速度較快,11月回落到47.8%,為33個月以來首度回落到50%以內;新出口訂單指數下半年也明顯下降,整體徘徊在50%以下的局面。
海通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劉鐵軍指出,雖然企業成本有所下降,但內外需大幅下滑將導致企業生產投資動力不足。產成品庫存指數仍然加快上升,從一個側面說明當前市場需求較為疲軟。
張立群也表示,“新產品訂單和購進價格指數回落,反映市場需求總體走低,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可能從成本提高轉向訂單不足。”
從剛剛公布的工業企業利潤也說明這一點。10月當月工業企業僅實現利潤4383億元,同比增長12.5%,前10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持續回落。
與此同時,歐債危機不斷蔓延,短期趨勢難以逆轉,無疑將對中國經濟造成更加深遠的影響,其發酵效應可能延續至明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說:“歐債危機已致發達國家經濟萎縮,也帶來了發展中經濟體的調整。中國還需警惕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預計2012年中國出口貿易量將從今年的16%-17%下降到10%-12%。”
貨幣政策轉向調控重心將邁向“穩增長”
在經濟增速放緩,通脹逐步回落的情況下,不少專家認為經濟發展的矛盾正在發生轉化,中國的調控重心逐漸從“抗通脹”轉向“穩增長”。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增長與通脹平衡進一步轉向增長一邊,預計管理層將進一步推出有針對性的調控政策,確保經濟軟著陸。
11月30日晚間,央行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貨幣政策放松不僅考慮到中國外匯占款近四年來首現負增長的因素,同時也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不佳情況,體現調控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和針對性。
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崔歷認為,存款準備金率下調標志著貨幣政策在有限的操作空間里小心向寬松轉向。過去幾個月的整體通脹水平已經放緩。這一有利趨勢背后的主要推手其實是基數效應,但整體通脹的下行為央行帶來一定的空間,而在不定的全球環境中弱化緊縮政策。
在農業銀行戰略規劃部宏觀經濟研究員付兵濤看來,存款準備金率作為貨幣政策重要工具之一,其下調雖無助于直接增加信貸投放,但卻有利于提高超儲率,緩解市場資金面緊張程度,一定程度上促進存款的恢復性增長。“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無疑是短期內緩解市場資金面壓力的較好選擇,也符合預調微調的政策導向。”
蔡進認為,當前一定要注意宏觀調控的穩定性,宏觀調控取向應保持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方向不變,不能急于放松,也沒有必要繼續趨緊,可適時適度定向結構調整。他指出,穩增長并非通過貨幣政策,而應通過財稅政策提高經濟內生增長動力水平。(半月談網/記者桑彤 華曄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