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6月27-2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承辦的 “絲綢之路經濟的建設與未來:12國智庫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來自中國、俄羅斯、中亞五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美國等國的40多名智庫學者就“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與未來”的諸多議題進行了坦誠交流與閉門研討。其中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當代歷史和國際研究系主任、世界經濟與外交大學教授米爾左吉德?拉希莫夫認為,二十一世紀全球大國博弈將發生在中亞。
拉希莫夫解釋說,中亞地區自古就是各國關注的焦點,或多或少呈現出各國尋求利益的大博弈的態勢。整個20世紀,中亞在政治、社會和文化方面經歷了相當大的變遷。21世紀開始,該地區面臨著地緣政治轉變的新局面,又重回到19世紀大國博弈的狀態,只是換了新的參與方。
諸多因素讓中亞成為世界舞臺上的重要角色,特別是后蘇聯時代的中亞對各大國和地區強國及聯合國、歐盟、北約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等主要國際組織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利益。首先是中亞和里海地區豐富的能源儲備;其次是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美國、歐盟等主要國際各方對該地區的高度關注;再次是阿富汗問題,該問題被視為毒品和恐怖主義對鄰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存在的潛在威脅的根源。所有這些因素促成了后冷戰時期全球各方在中亞地區的競爭態勢。
眾所周知,俄羅斯、美國和中國均宣布支持中亞地區的和平穩定及區域合作,但各方也存在利益矛盾。拉希莫夫認為,俄羅斯傳統上將中亞國家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不希望看到中國或美國深入參與其中;中國對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強力角色表示理解,希望俄羅斯在該地區保持強大的軍事存在,以抗衡其認為危及自身西北地區安全的美國因素。
針對新形勢下中亞的發展,拉希莫夫強調說,從中亞角度看,最佳方案是在雙邊和多邊關系基礎上與俄羅斯、中國、美國、歐盟和國際機構建立強有力的對話與合作機制。中亞國家須與這些利益各不相同的大國和組織保持緊密的雙邊關系,特別是在安全、經濟、交通項目上的合作至關重要;2014年以后阿富汗經濟的穩定和復蘇是一項關鍵目標,現階段北約、歐盟、歐安等組織在內的中亞與阿富汗問題各參與方之間還存在不少分歧;亞洲各地區,擁有經濟和政治改革經驗的中國、印度、韓國和日本等國將對中亞國家發展產生影響。
在接受采訪時,論壇主辦方中國人民大學校長、該校重要智庫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陳雨露教授說,希望借此次論壇增進民心相通,加強資源整合,促進亞歐及世界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他談到,中國人民大學智庫建設一直為國家復興建策建言,希望與各國智庫加強溝通,創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智庫年會機制。
據悉,此次會議是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9月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后,中國智庫首次召集沿途國家智庫參與的務實研討會,也是中國召開的首次12國智庫“絲綢之路經濟帶”會議。
6月28日,在會議結束前,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王文還將發表中國首份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智庫報告《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愿景與途徑》。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是近年來崛起速度相當快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國際化方面表現尤為突出。2013年夏季,該智庫首次舉辦20國智庫論壇,就G20議題召集了諸多大國的智庫參加,對全球決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據公開資料顯示,人大重陽現已邀聘了來自10多個國家的45名國內外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與近30個國家的智庫開展實質性的合作關系,被許多輿論認為是“相當活躍的中國智庫”。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