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一位股民在合肥一證券公司內關注股票交易信息。
滬深兩市股指上周頻創歷史新高,兩市總市值突破20萬億元大關,達到20.35萬億元。目前的這種市值水平意味著什么?
總市值兩年增長6倍多
回顧兩年來中國股市發展歷程,滬深兩市總市值從2005年7月28日的3萬億元一路走高,到2007年8月3日突破20萬億元,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增長了6.6倍左右。
股權分置改革啟動之后,兩市總市值于2005年7月28日觸底反彈,突破3萬億元,占當年GDP的比例約為16%。之后,總市值于2006年4月、5月連續突破4萬億元和5萬億元關口。
2006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A+H股成功發行后,滬深兩市總市值突破6萬億元。2006年底至2007年初,滬深兩市總市值不斷創出新高,在20天里連續突破8萬億元、9萬億元、10萬億元大關。
今年以來,在短短幾個月之內,滬深總市值實現了從10萬億元到20萬億元的成倍增長。
5大因素推動市值提升
分析人士認為,宏觀經濟的高速增長、企業盈利的快速提高、流動性過剩、股權分置改革和大盤股上市等5大因素推動了市值的快速提升。
兩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快速增長,經濟基本面向好。這是中國股指屢創新高、總市值快速攀升的重要支撐。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分析,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偏快轉向過熱的趨勢更加明顯,全年經濟增速將高于去年,有望達到11.3%。
與此相對應,中國企業的盈利增速加快。統計顯示,去年上市公司年報業績增幅高達46%,今年一季度加權每股收益環比增長達到42%。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邱勁說,估計今年上市公司會有接近30%的盈利增長。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許小年認為,2005年到現在,兩年間資金供應在不斷加速,供應充裕,奠定了本輪行情最堅定的基礎。此外,低利率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也加速了流動性過剩,推動了中國股市和總市值的上漲。
兩年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壽等大盤股相繼進入A股市場,對股市市值的飆升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偉慶說,今年以來總市值的增量中,有約4萬億元是新股發行帶來的,近7萬億元是市值上漲帶來的。此外,兩年前啟動的股權分置改革為中國資本市場掃清了制度障礙。
20萬億元總市值意味著什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06768億元,去年的經濟總量為21.087萬億元。由此計算,中國股市總市值占GDP的比重已經接近100%,這意味著中國資產證券化率已近100%。
程偉慶說,發達國家證券化率一般都在80%以上,有的達到200%。證券化率較高意味著虛擬經濟規模較大,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較大。
“雖然證券化率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但是因為中國只有約三分之一的股票可以流通,所以實際的證券化率并沒有這么高。”程偉慶說。
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8月3日,兩市可流通市值為6.876億元,僅占總市值的33.78%。目前,中國流通市值中計算的都是真正參與交易的活躍股票量,非流通市值主要是股權分置改革之后仍在限售期內的股票。
隨著限售期到期,非流通股票將被允許上市交易,但是否會大幅增加流通市值尚未可知。根據國資委和證監會日前發布的《國有股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國有控股股東在連續3個會計年度內通過證券交易系統累計凈轉讓股份的比例超過5%的,需報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批準后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