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19日
2007年
1978年5月,經中共中央批準,北京電視臺改稱中央電視臺,英文縮寫CCTV.但正式定名的《新聞聯播》,卻在這一年的1月1日就通過電波發向了全國。
一檔承載了諸多特殊意義、具有崇高地位和經濟價值的電視節目,也從此走進了國人的生活。
如今,很多人“每晚7點開電視看新聞”的習慣,大約就發端于此時。
籌備開播
主播“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訪美國同行引進“提示器”
1978年1月1日,當天值班編輯黃一中手寫的一張“電視新聞播出串聯稿”上,滿是勾勾畫畫的箭頭和圓圈,這張紙上記錄的是第一期《新聞聯播》的主要內容:共5條新聞,加上配樂和切換時間,全長20分鐘,頭條是《鄧副主席出席國務院辦公室招待會,同外國專家歡慶新年》。
開播后,由于當時電視臺沒有錄像機,新聞畫面用電影膠片拍攝下來送到直播間,一邊播放帶子,一邊同步配音解說,播音員本人并不出現在節目畫面上,“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新聞聯播》首任男主播趙忠祥記得,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年,直到1979年底,他的面孔才第一次出現在《新聞聯播》上。“第一次上鏡,屏幕上只有我一個人,后來不久改成一男一女兩人播報新聞。”雙人搭檔主播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當時我們要具備極強的文字辨別能力,(新聞稿)都是手寫的,上面可能有20個編輯的字跡”,趙忠祥說,節目直播中有時還會插進臨時來稿,重要信息容不得半點差錯。
趙忠祥回憶,1979年他跟隨國家領導人去美國訪問,看到美國的新聞播音都使用了“提示器”,就是擺在鏡頭和播音員之間的一塊屏幕。趙忠祥回國后立刻向臺里打報告,引進了這種實用設備,才擺脫了“低頭看稿”的緊張狀態。
《新聞聯播》開播之初,由于當時的電視信號主要依靠微波線路傳輸,容易受地理因素影響,無法覆蓋全國。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國廣播工作會議做出決定,“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縣廣播站”,必須轉播央視《新聞聯播》。
地位提升
發布中央政令,審片室電話可直通中南海
1982年9月1日起,中央明確規定,將重大新聞的發布時間從20點提前至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19點,重要新聞將首先在《新聞聯播》中發布。
這標志著中央電視臺首次成為獨立的新聞發布機構。之前,中央政令和重要信息的發布渠道,以《人民日報》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主。
據《南都周刊》報道,《新聞聯播》是中央電視臺惟一享有專用審看間的節目,每天下午,分管新聞的副臺長和新聞中心主任要在這里審看當天待播的樣片。
一位多次送審樣片的資深記者這樣描述審看間里的場景:“沙發中間的茶幾上有兩部引人注目的電話,其中一部是可以直通中南海的紅機。”
《新聞聯播》權威地位的確立,伴隨著電視這一新興傳播媒介的迅速普及。在受眾數量迅速增長,而節目生產仍處于相對匱乏狀態的20世紀80年代,《新聞聯播》幾乎成為億萬電視觀眾每天必看的節目。數據顯示,1986年,《新聞聯播》收視率為35%左右,到1988年,上升到50%以上。
而且,包括鄧小平、李先念、鄧穎超、胡耀邦等許多領導人,也都是《新聞聯播》的忠實觀眾,他們在許多場合都表達了對該節目的興趣和關注。
隨著影響力與日俱增,地方電視臺報送央視播出的節目內容和數量的增加,《新聞聯播》引起了各地黨政領導的高度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