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
2006年對于我國地震學家來說無疑是一個獨特的年份:2006年是河北唐山地震30周年,河北邢臺地震40周年,又是我國臺灣梅山地震100周年。在眾多的自然災害中,特別是在造成人員傷亡方面,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總和的一半以上。地震災害堪稱群災之首。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陳運泰院士在《2007科學發展報告》發表題為“地震預測現狀與前景”的文章,介紹了地震預測研究進展和水平,分析地震預測的困難與地震的可預測性,闡述實現地震預測的科學途徑。
文章首先介紹了長期、中期、短期的地震預測的研究進展情況。在長期預測方面,最突出的進展是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幾乎所有的大地震都發生在運用“地震空區”方法預先確定的空區內,并且國內外已經有使用該方法進行地震預測的成功案例。但是即使是發生于板塊邊界的、看上去很有規律的地震序列,準確的預報也是很困難的。在中期預測方面,①運用“應力影區”方法對許多地震序列做的回溯性研究取得了很有意義的結果;②日本地震學家運用關于地震活動性圖像的“茂木模式”成功地預報了1978年墨西哥南部瓦哈卡(Oaxaca)7.7級地震;③俄羅斯克依利斯-博羅克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種稱作強震發生“增加概率的時間”的中期預測方法對2003年9月25日日本北海道8.1級大地震以及2003年12月22日美國加州中部圣西蒙(San Simeon)6.5級地震做了預報,并取得了成功。但這些方法的準確性及真實性仍存在問題。與中、長期地震預測的進展形成對照,短期與臨震預測進展不大。1980年代以后,國際上對地震前兆的研究重點轉移到探索大地震前的暫態滑移前兆。但至今進展不大。
文章進一步指出地震預測的困難有三個方面:①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地震學家只能在地球表面和距離地球表面很淺的地球內部、用相當稀疏、很不均勻的觀測臺網進行觀測,利用由此獲取的很不完整、很不充足、有時甚至還是很不精確的資料來反推地球內部的情況;②大地震的“小概率”性,對地震預測的經驗規律的總結概括以及理論的建立驗證由于大地震是一種稀少的“小概率”事件而受到限制;③地震物理過程的復雜性,地震前兆出現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可能與地震震源區地質環境的復雜性以及地震過程的高度非線性、復雜性密切相關。
文章還指出對地震的可預測性這一與地震預測實踐以及自然界的普適性定律密切相關的理論性問題的探討或論爭還在繼續進行中。同時指出,對地震的可預測性的限制可能不是由于確定性的混沌理論內稟的限制,而是因為得不到極其大量的信息。
隨后文章提出了實現地震預測的科學途徑,包括以下五個方面:(1)依靠科技進步、依靠科學家群體,一方面,科學家應當傾其所能把代表當前科技最高水平的知識用于地震預測,另一方面,科學家還應勇負責任,把代表當前科技界最高認識水平的有關地震的信息如實地傳遞給公眾;(2)強化對地震及其前兆的觀測,高新技術在地球科學中的應用為地震預測研究帶來了新的機遇,多學科協同配合和相互滲透是尋找發現與可靠地確定地震前兆的有力的手段;(3)堅持地震預測科學試驗——地震預測試驗場;(4)系統地實施基礎性、綜合性的對地球內部及地震的觀測、探測與研究計劃;(5)加強國內合作與國際合作,加強地震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促成資料共享,建立沒有圍墻的、虛擬的、分布式的聯合研究中心。
文章最后指出依靠科技進步、強化對地震及其前兆的觀測、開展并堅持以地震預測試驗場為重要方式的地震預測科學試驗、系統地開展基礎性的對地球內部及地震的觀測、探測與研究,堅持不懈,對實現地震預測的前景是可以審慎地樂觀的。(摘自中國科學院“科學發展報告”課題組撰寫的《2007科學發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