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歷史啟示
如果從19世紀爭眼看世界算起,中國文化領域的現代化已經走過160多年歷程,經歷了文化現代化起步、局部文化現代化和全面文化現代化三個階段。在過去160多年中,中國文化的國際地位經歷了下降和回升兩個階段;20世紀末以來,中國文化生活水平的國際差距開始縮小。全面總結中國文化現代化的歷史經驗需要專題研究。這里簡要地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首先,中國文化現代化是一種后發追趕型文化現代化。中國文化現代化不是自發的,而是被迫的。這是文化現代化后行國家的普遍現象。這種文化現代化,學習和借鑒先行國家的先進文化和經驗非常重要,但不可能重復先行者的老路,因為兩者的國際環境和自身條件差別很大。
其次,中國文化現代化遵循世界文化現代化的基本原理。中國文化現代化包含文化生活、文化內容、文化結構、文化制度、文化觀念和國際文化地位的變化等,文化現代化的基本原理同樣適用于中國。但在世界文化現代化的先行國家之中,沒有一個國家具有中國的人口規模,沒有一個國家具有中國的悠久歷史。所以,中國文化現代化是非常復雜的,既需要遵循規律,又需要不斷創新;依靠國際經驗不可能解決中國問題,中國面臨更多的挑戰。
其三,中國文化現代化需要客觀認識中國傳統文化。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迄今沒有統一認識(表3-25)。例如,有人認為傳統文化是優良傳統,有人認為傳統文化就是封建文化;有人認為傳統文化是中國現代化的最大阻力,有人認為傳統文化是中國現代化的有用資源等。客觀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缺點及其現代意義,是中國文化現代化的一個重要課題。一般而言,客觀認識傳統文化的基本性質需要一分為三:優點、缺點和中性元素;客觀認識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需要一分為三:有積極作用的、有消極作用的、有中性作用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傳統行為是緊密相關的。文化可以影響和解釋人的行為模式。中國人的傳統行為非常復雜,有積極一面,有中性一面,也有消極一面。中國人的傳統行為,在漢語成語中有所體現(表2-26)。例如,待己:自強不息、吃苦耐勞、克勤克儉;待人:禮尚往來、中庸之道、樂善好施;待物:人云亦云、因循守舊、謹小慎微。這些成語有褒有貶,也有中性的,而且因人因時而異。所以,要客觀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表3-26 反映中國人的傳統行為特征的成語
行為類型
|
對待自己
|
對待別人
|
對待事物
|
成語舉例
|
自強不息、吃苦耐勞、克勤克儉
|
禮尚往來、中庸之道、樂善好施
|
人云亦云、因循守舊、謹小慎微
|
注:中庸之道影響廣泛,不僅在對待他人時有所體現,在對待自己和對待事物方面也有體現。
其四,中國文化現代化需要理性對待中國傳統文化。關于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也是眾說紛紜。19世紀流行的“中體西用”,隨著甲午戰爭失敗而破產;20世紀初出現文化本位論和全盤西化論的爭論,后來出現了“新儒家”和“國學熱”等。事實上,在傳統文化中,有大量的消極思想觀點,應該努力加以克服;但也有大量積極的、有價值的思想觀點,應該肯定,應該發揚(張岱年,2006)。我們認為,理性對待中國傳統文化,首先要心存敬意,因為它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其次要區別對待,明確地區分:哪些傳統文化需要繼承和發展、哪些傳統文化需要否定和轉向、哪些傳統文化需要作為文化遺產進行合理保護等。一般而言,理性對待中國傳統文化需要一分為三:文化遺產的合理保護、部分繼承和發展、部分否定和轉向。
理性對待傳統文化,還包括科學總結傳統文化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中華文化史上的三個關鍵時期,都是文化創新和文化交流的活躍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春秋戰國時期,諸子并起,百家爭鳴,奠定中華民族的文化基石。第二個時期是唐宋時期,唐詩宋詞,文星燦爛,奠定中華文化的世界地位——在農業時代,中國文化長期處于世界前沿。第三個時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傳播啟蒙思想,提倡科學與民主,促進中國近代科學和現代文化的興起。中國近代反傳統文化先后出現兩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紀初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主要是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的反傳統文化。第二次是20世紀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是全社會的反傳統文化,提倡“破四舊立四新”。迄今為止,傳統文化依然存在,封建意識沒有根除,文化轉型沒有完成。
其五,中國文化現代化需要客觀認識世界文化。關于如何認識外部文化,更是莫衷一是。在16~17世紀,明朝士大夫階層對西方文化有人欣賞有人貶低。清朝關于西方文化的認識有限,而且搖擺不定。大清初期(1644~1720),清朝最高統治者主動學習西方文化;清朝中期(1720~1860),清朝實行禁教政策;清朝后期(1860~1911),清朝官吏和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有褒有貶。據專家研究,19世紀以前僅有很少的中國人由于偶然的機會,到過歐洲且留下了可信的記載(張海林,2003)。在19世紀中葉前,明清兩朝對外部世界都缺乏認識,許多官吏視外國人為蠻夷;19世紀后半葉,中國人對西方文化可以說是愛恨交加。在20世紀,崇洋媚外者有之,詆毀洋文者亦不乏其人。從藐視、詆毀、欣賞、接受到推崇西方文化,各種觀點交織并存。
一般而言,客觀認識世界文化需要科學精神和理性態度,不可感情用事。世界文化可以一分為三:有些世界文化是先進文化,如先進科技和現代制度等;有些世界文化是落后文化,如封建迷信和專制文化等;有些世界文化是中性文化,如各個民族的語言和文藝等。
六,中國文化現代化需要理性對待外來文化。關于如何對待外來文化,存在矛盾心理。在16~17世紀前期,西方傳教士帶來西方文化和科學知識,明朝士大夫階層有人接受有人抵制。17世紀后期至18世紀初,清朝最高統治者主動學習和推廣西學,如康熙皇帝熱心西方科學,主動邀請具有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教士來華。在1720~1860年期間,清朝實行禁教政策,中外文化交流幾乎停止。在19世紀后半葉,清朝大興洋務,引進西方技術。在20世紀前半葉,向西方學習幾乎成為一種社會時尚,甚至出現了全盤西化論。在20世紀后期,學習西方文化再掀高潮。從反對、抵制、學習、傳播到崇尚西方文化,各種做法都有。在過去200年里,學習和反對西方文化的兩種思想始終存在。一般而言,對待外來文化需要理性和智慧,需要平等相交和區別對待;對待外來文化的具體做法可以一分為三:有積極意義的進步文化可以主動學習,有消極意義的落后文化可以敬而遠之,有中性意義的文化元素可以欣賞交流。
其七,中國文化現代化需要理性對待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差別。一般而言,文化是影響和解釋人類生活方式的知識、制度和觀念的復合體,是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和體現。在一定程度上,知識惟真,制度惟善,觀念惟美,它們是人類文化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科學文化求真務實,人文文化追善求美;科學文化也強調美,人文文化也重視真。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既有差別,也有共性。忽視差別是不客觀的,忽視共性也不客觀。在文化現代化過程中,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離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東方和西方都如此,可能有程度差別。理性和平等對待兩種文化,兩種文化相互尊重和相輔相成,應該作為中國文化現代化的一條原則。
其八,中國文化現代化面臨兩次文化現代化的雙重壓力。文化現代化是非線性的,第二次文化現代化是對第一次文化現代化的部分繼承和發展、部分否定和轉向。目前世界文化現代化是兩次文化現代化并存。發達國家已經進入第二次文化現代化,發展中國家處于第一次文化現代化,但多少受到第二次文化現代化的影響。中國第一次文化現代化沒有完成,但已經包含第二次文化現代化的要素,部分地區已經進入第二次文化現代化。中國面臨完成第一次文化現代化的壓力和加快進入并努力完成第二次文化現代化的壓力。這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時代。
其九,中國文化現代化需要理性對待文化不平衡性和文化多樣性。目前,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區域差距還在擴大;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特點。文化現代化是一種世界潮流,也是一種理性選擇。有道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文化多樣性不僅是一種自然現象,更是一種世界趨勢。所以,中國文化現代化需要理性面對文化不平衡性和文化多樣性,在發展先進主流文化的同時,尊重和保護文化多樣性,建設文化和諧社會。
其十,中國文化現代化需要合適的國際文化環境。在18世紀中期前,歐洲許多學者對中國文化心懷敬意;18世紀中期到20世紀中期,西方對中國文化批評者多。這些直接影響了中國現代化的國際環境,影響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國際文化環境。文化現代化的成功與否,是自身努力和國際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創造有利于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國際文化環境,是一個重要課題。(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報告2009——文化現代化》 何傳啟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