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蔡宙(Charles Q. Choi)
翻譯 李天綺
和機器人結婚:戴維·利維認為,人和機器人的結合將會是必然的。不過,很多人覺得,這種期望是愚蠢可笑的。
在紐約性博物館里,人工智能專家戴維·利維(David Levy)往屏幕上投射了一張虛擬照片:一位身著婚紗、笑盈盈的新娘手牽著一個矮矮的機器人新郎。臺下的觀眾低聲輕笑,利維卻對他們說:“干嗎不嫁個機器人呢?瞧這幸福的小倆口!”
當被問及選擇機器人的一方是不是受到愚弄的傻瓜時,利維的臉嚴肅了起來:“當孤獨、悲傷和痛苦成為你除此之外的唯一選擇時,找個執行‘愛你’命令的機器人,看著它為愛忙活,有什么不好?當你變得更快樂時,其他的事情真有那么重要嗎?”在他2007年出版的《與機器人戀愛、做愛》(Love and Sex with Robots)一書中,利維寫道,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性、愛情甚至婚姻關系即將實現,這樣的關系甚至會令人向往。“我知道有些人認為這樣的想法很荒唐,”他說,“但我確信,這一切必將發生。”
這位62歲的倫敦人說出這番話,絕非心血來潮。利維與計算機的情愫始于他大學生活的最后一年,時逢真空管時代。從那時起,他的視野不再囿于對國際象棋的熱愛。他回憶說:“那時的人們編寫了國際象棋的電腦程序,模擬人類的思維過程。”他則迷上了編寫能實現人機對話的程序。隨后,他開始探索能讓人機互動的方法,并以此作為博士選題,于2007年從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獲得了學位。(利維獲得國際象棋大師頭銜之后,曾經暫時放下了博士學業,周游世界參加賽事,還創辦了幾家與計算機和象棋相關的組織和公司。)
利維認為,幾十年來,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關系不斷私人化。剛開始,機器人只能進工廠造車。而現在,它們走進家庭當起了清潔工——如羅姆巴(Roomba),還變成了電子寵物——如電子雞(Tamagotchis)和索尼愛寶狗(the SONY Aibo)。
一名女研究生面對機器人Repliee Q2(左)
機器人的長相可以接近真人。由日本大阪大學智能機器人技術實驗室負責人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教授研發的機器美女Repliee站在1米開外,能瞞騙過人們的眼睛達10秒之久(參見《環球科學》2006年第6期《以假亂真的機器美人》)。利維指出:“只要假以時日,有人就會拆下震動器的零件,裝進娃娃里,或許再加進幾塊基礎的語音電子板,一個機器性伴侶就初步成形了”。
科幻迷們已看過了太多電影電視中人類和人造智能生命體之間的較量,如《星際旅行》(Star Trek)中的戴塔少校和《太空堡壘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中的賽隆人。但利維相信,有很多人會愛上這些裝置。程序員可按客戶需求,為其度身定做機器人伴侶。他們還能讓機器人耍點脾氣,制造點情感上的小摩擦。利維認為:“人們戀上的不是程序,而是一個足以亂真的仿真人。這種仿真模擬可以對人產生巨大影響。”
事實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2007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剛會走路的孩子在觸碰一個身高61厘米、名叫QRIO的仿人機器人,并看到它的回應之后,會接受它,把它當作是自己的同類;當它電力不足時,孩子們甚至會為它蓋上毯子,會告訴它“晚了,睡吧”。利維說:“玩著各式電子產品長大的人,會覺得機器人平常得就像朋友、搭檔或愛人。”他還提到,美國斯坦福大學2005年的研究表明,人們會逐漸喜歡并信任那些會關心他們游戲輸贏,并支持著他們的電腦模擬玩家,正如他們在得到其他真人關懷之后所作出的回報一樣。
現代通信使兩個素未謀面的人也可能相愛。利維補充說:“現在有那么多人借助因特網培養起深厚的感情,甚至談婚論嫁,所以,網絡的另一端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經歷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