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讀的中國軍力
歲末年初,一股股對于中國軍力的評估,再次在國際社會泛起波瀾。
美國戰略新聞網對中日海空力量進行了一番對比,得出了中國海軍“全面弱于日本”的結論,而法國《回聲報》則援引相關人士的說法稱,中國海軍正在進行“大躍進”,將很快超過俄羅斯。
關于導彈,印度媒體猜測,中國計劃將核彈頭數量增加到1500枚,澳大利亞戰略研究人士也隨聲附和,“中短程導彈方面,中國軍力發展的速度更加令人心悸”。
……
如今,對于中國軍力的解讀,已然成為事實上的“敏感話題”。而大多數解讀和評價,特別是那些來自于海外的“聲音”,往往成了五花八門的“誤讀”。
這些來自西方的誤讀,或是道聽途說,或是夸大其詞,或是聳人聽聞,或是肆意猜測甚至妄加污蔑。
人們猛然發現,中國的積極防御戰略被等同于“先發制人”,中國軍隊忽而發展了“秘密武器”忽而又使用著“古董武器”,即使是中國軍隊進行訓練演習,也被一些人當成了挑撥離間的工具。
多年來,誤讀中國軍力的種種手法,早已被國際輿論習以為常。未來,那些所謂的“評估”,是否會繼續不厭其煩地編織一個個新的謊言?
這些紛繁蕪雜的“誤讀”,已然成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種特殊現象。
西方對中國軍力的六大誤讀
鄭文浩
何謂誤讀?《現代漢語詞典》中并沒有相關解釋。根據一些語言、語文專家的解釋,誤讀,就是讀者自覺不自覺地對文學作品進行的穿鑿附會的認知與評價,常常表現為解讀的馬虎粗疏,囫圇吞棗,甚至隨心所欲,胡亂猜想。這些表現,其實往往也是國外評價中國軍力時所顯示出來的“特點”。
誤讀中國軍力這一特殊現象,在橫向上可以分解為對中國軍事戰略、軍事政策、國防開支、軍隊實力、裝備技術、軍事活動等幾個方面的誤讀,同時,對這幾個方面的誤讀,又表現為在主觀上受到了軍事知識水平、文化差異、價值取向、戰略誤導等因素的影響。
無知易妄言
——對中國軍事戰略的誤讀
“中國實行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在戰略上堅持防御、自衛和后發制人的原則。”這是中國2008年《國防白皮書》上的原話。什么是積極防御的戰略,中國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
但美國政府卻認為中國的積極防御戰略與美國的“先發制人”戰略沒有什么不一樣,它還聲稱中國的積極防御戰略“隱含著主動進攻的邏輯”。美國的這種邏輯,除了有哄抬“中國威脅論”的考慮,確實也顯示了對中國戰略文化和軍事歷史的無知。
歷史上,中國相比美國受到的威脅要遠遠嚴重得多。即使是封建王朝鼎盛的漢唐時期,中國軍事力量的使用也只是對周邊游牧民族威脅的現實反應。在中國的戰略文化中,先發制人既不符合中華文化的價值取向,也超出了過去農耕文明的承受能力。因此,如果稍稍了解中國的戰爭史,就不難發現,防御、甚至是被動防御,才是主流。然而,在一些美國人的描述中,中國國防戰略是如此的咄咄逼人。這只能說那些美國人不了解中國的戰略文化,或者說他們不想了解。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從技術上唯一能夠威脅到美國本土的,就是戰略核導彈。因此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核戰略非常敏感。中國始終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貫徹自衛防御核戰略。然而,外國不愿意聽中國政府的莊嚴承諾,卻樂于從個人的只言片語中解讀中國的核戰略。
一個典型事件就是2005年西方媒體對朱成虎將軍的講話“斷章取義”。當年年中,中國國防大學防務學院院長朱成虎少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果華盛頓軍事介入臺海沖突,中國可向幾百個美國城市發動核攻擊。在采訪中,朱成虎將軍已經申明他的言論僅僅是個人觀點,且無論是從身份上還是職務上,朱成虎也都無法代表中國核戰略的“官方表述”。但英國路透社、《金融時報》等媒體卻對此事件進行了“爆炸性”報道。
相比之下,國外軍方的反應相對平靜。因為他們清楚,中國核武器的規模和技術水平決定了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戰略。如果說對積極防御戰略的誤讀還是出于文化歷史上的溝壑,那么對中國核戰略的“誤讀”就是一種無知的炒作了。
2009年,中國空軍確立了“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新戰略,這同樣引起了西方媒體的誤讀。比如,11月1日新華社對中國空軍許其亮司令員的訪談,就被法新社解讀為“中國外太空軍事化”的開端,它認為中國空軍的新戰略是改變了過去中國“和平利用太空”的承諾。針對外媒的猜測,多名中國空軍專家表示,許其亮的原話是“從世界新軍事變革的趨勢來看,軍事力量競爭正在向空天領域轉移,軍事力量建設不斷向空天方向拓展。這種轉移是大勢所趨,這種拓展是歷史必然,這種發展不可逆轉”。
你的柔情我不懂
——對中國國防政策的誤讀
從1998年開始,中國每兩年發表一份國防白皮書,一再強調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和永遠不稱霸、反對軍備競賽的主張。這種不厭其煩的耐心,并未改變國際上此起彼伏、新版迭出的“中國軍事威脅論”。
“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被西方國家視為限制中國軍隊發展的“工具”。幾乎中國軍隊任何正面的發展,比如海外維和,公海護航,或者裝備新型武器,都會被一些西方媒體解讀為“中國國防政策的轉變”,炒作之風隨之驟起。
比如,美國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就充斥著對中國“防御性國防政策”的誤讀、懷疑甚至攻擊。可以說,美方對中國“防御性國防政策”的誤讀,已經不是理解上的失誤,而是故意誤導性的解讀。即使在美國政府體系之內,也有人對這種不負責任、煽動焦慮情緒的行為看不過去。美《華盛頓時報》曾報道,在對中國軍力的評估和評價上,國防部與以麥康內爾為首的情報系統就有意見分歧。麥康內爾在國會公開作證時曾經說,中國現在發展軍力的步驟是任何正常國家和政權都會采取的。
不許百姓點燈
——對中國軍費的誤讀
軍費,可以說是研究各國軍事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量化指標。它衡量的,是國家對軍事力量的投入力度。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堅持國防建設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大局,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國防投入始終保持合理適度的規模。1978~1987年,隨著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國防建設處于低投入和維持性狀態。1978~1997年,中國國防經費占GDP和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的趨勢。1998~2007年,中國國防經費僅僅是占GDP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總體上仍呈下降趨勢。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李肇星曾介紹2009年中國國防預算為4806.86億元人民幣,比上年的預算執行數增加624.82億元人民幣,增長率為14.9%,國防費預算占當年全國財政支出預算的6.3%,與前幾年相比所占比重仍略有下降。
然而,在一些外國研究機構看來,中國的國防經費數字有著太多的“謎團”。盡管中國已經建立了國防費報告和公布制度,但是這些公布的數字從來不入那些專家的“法眼”。要么是引入“購買力評價”,要么干脆加上“隱形軍費”的概念,總之,在他們的研究中,中國的軍費要遠遠超過公布的數字。而單純的數字增長,就會被西方貼上“中國威脅論”的標簽。
應該說,隨著中國不遺余力地進行解疑釋惑,西方對中國軍費的誤讀正在呈下降的趨勢。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相關專家認為:在軍費支出方面,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西班牙的排名都很靠前,但歐盟各國發生或挑起戰爭的概率已經非常小了。這說明,握著武器的人未必就是要發動戰爭。所以,一些人擔心中國的軍費開支狀況,確實對中國有些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