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店店主頻繁換人
墨言介紹說,上世紀80年代時,西琉璃廠除了幾家老字號之外,2/3還是居民,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就是琉璃廠新中國成立改造后最盛的時候,街道兩邊店鋪、地攤密布,游人如織,每天到此的中外游人少則幾萬多則有十幾萬,那時生意最好做。但就他們開店經營這幾年情況來看,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他親眼見到鄰居的鋪面一年內幾易其主,有的經營一年、有的半年,甚至有開張3個月就關門大吉的。這些小店像走馬燈似的換人,墨言說,租金行情看漲、入不敷出是主要原因。他介紹說,大部分西街小店面的租金在一個月2500元到4000元左右,加上每年三五百塊錢的稅,對小本經營者來說都是不小的支出。而一般小店的月營業額也就在五六千元左右。加之琉璃廠游人逐年減少,這么多小店經營慘淡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是靠租房子在這里開店,恐怕經營很成問題。
墨言說,由于房子是自家所有,沒有額外支出,情況還比較樂觀。通過這個窗口,能向外國人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作畫充實退休生活,老有所為也是樂事一樁。記者采訪的一個下午,有幾批老外路過,太太劉麗君用英語大聲招呼,別說,還真成功以190元把一幅梅花賣給了一個加拿大人。老太太還會一些日語和俄語,看來,小店能經營下去,這外語優勢也是一大法寶啊。
每日開銷1萬元
琉璃廠上老字號林立,一些百年老店都輝煌過,可是燦爛的過去也難掩現在的落寞。一家老店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商店每天的營業額平均只有3000元,這只夠付員工的工資和日常開銷。古董、字畫行業有句老話,開得起張關不起店,實際情況就是這樣。不然自己早就不想再在這里堅持下去了。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率先在全國開設了私立博物館。當年,他的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就開在琉璃廠文化街上,但是早在五六年前,馬未都的博物館就撤出了琉璃廠。馬未都稱自己是琉璃廠從中興走向沒落的見證人,“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琉璃廠的古董、書畫品質好價格便宜。當時有大量的中外顧客都往這里跑,但生意好了以后,不少店家的自律性差了,有人見利忘義,假冒偽劣商品很快充斥了市場。作為古董、字畫等商品只有真實的才有價值和吸引力。琉璃廠所售部分商品由真到假直接造成了它由中興到低谷。”
位于琉璃廠的一些老書店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吸引著眾多的文壇名人,包括鄭振鐸、魯迅等等,甚至連有的書店牌匾都是郭沫若題寫的。這些經營中外古舊書刊、新印古籍以及傳統文化研究類圖書的古舊書店,在文化、學術界享有盛譽。而今,由于舊書業不甚景氣,古籍書店里卻擺放著很多工藝品、文具在出售。而各類新版圖書在書架上所占比例并不比古籍圖書少,讓人看著感覺不倫不類。很多老字號的商品、服務項目失去了原有特色,在經營服務上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顧客的流失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采訪中記者遇到一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他對這種現狀深表痛心:“我是琉璃廠的老顧客了。從小我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琉璃廠看書,連琉璃廠各家的匾額是誰題的我都能背出來。當時的書又多又好還便宜,能‘淘’出不少好東西來,那會兒去琉璃廠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兒。可我現在幾乎不再去琉璃廠了。一是因為那里的東西現在都太貴,有時能比別處貴出幾倍。另一個原因是,有些店里對外國人熱情客氣,對國內的同胞卻愛答不理的。前兩年有回我去琉璃廠一家老字號的店里,有塊雞血石放在玻璃柜門中看不清楚,我就請售貨員拿出來想仔細瞧瞧,可她眼一翻說:‘你買嗎?不買就別拿。’我氣憤得從此再也不登這個門了。這兩點說明他們的服務意識沒擺正,不面向普通顧客,太急著賺大錢了,一切都讓‘孔方兄’給攪亂了。以前琉璃廠一枝獨秀,可現在競爭對手多了,各種舊貨市場、古玩市場、書屋書城等等到處都有,顧客不一定非去琉璃廠。如果逮著一個就狠宰一個,用假貨蒙人,人家回去一比就明白上當了,以后這市場非讓自己給丟了不可。”
關公畫堂負責人鄭女士介紹說,自從她的畫堂1998年進駐琉璃廠東街以來,見到很多商鋪的起起落落。“隔壁的經營者這幾年就更換了有七八家之多,有的是經營產品不符合這里的定位,在以文化享譽中外的琉璃廠賣營養品、賣藥甚至開飯店,適銷不對路,被淘汰是可想而知的。”“文化上,上不去;價格上,又下不來;仿名家的假畫充斥琉璃廠市場,店大欺客的情況也有發生。但這些混亂局面最終只能坑了自己。琉璃廠的文化名聲,是經過幾百年歷史的沉積才建立起來的,可是毀譽非常容易。”鄭女士的畫堂面積100多平方米,每天的租金和各項開銷就達1萬多元,雖然經營得當,畫堂在呈逐年發展壯大之勢,但對于這條街上其他很多商家來說,租金絕對是個讓他們頭痛不已的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