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組孫先生表示,如果(美國MPO調查)屬實,這是嚴重違法。即便是按照綜合計算工時制計算,64小時每周也是超標的。
GE廈門通士達勞工糾紛又有新進展。
4月16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組孫先生向記者表示,中華全國總工會將要求企業改正工作時間,并落實員工應有的加班工資。全總還會建議勞動行政部門和執法部門進行查處。
這場糾紛的緣起是美國俄亥俄州的NGO組織MPO一個調查報告。對于當地工作崗位流失問題,GE談判委員會一名成員表示,這并不是中國政府的問題,而是GE在占中國的便宜。
而GE美國工廠工人與廈門通士達工人待遇差距之大,令人吃驚。記者調查了解到,廈門工廠工人每月收入1300-1600元人民幣,相當于184-227美元;而美國GE工人月工資不低于3936美元。
參與GE美國工人談判的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總有一天,GE也會像拋棄美國工人一樣拋棄你們。”
全總將與廈門方面溝通
“如果(美國MPO調查)屬實,這是嚴重違法。即便是按照綜合計算工時制計算,64小時每周也是超標的。”孫先生對記者表示。
孫先生稱,不管誰管這個事情都有義務制止企業違反勞動合同法的做法,并落實應該給的待遇。全總將和企業工會及廈門工會聯系。
美國俄亥俄州的NGO組織MPO調查發現,GE在中國廈門的合資企業通士達工人每周工作64個小時,且不支付工人應得加班費,許多工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生產的一款產品中包含有毒的水銀,也沒有接受處理危險事故的基本知識培訓,引發了醫療保健方面的隱憂。
本報記者調查獲悉,他們每周工作時間為57到66小時(每天工作9.5到11個小時,每周工作6天)。
通士達公司在4月9日曾發布聲明,稱其實行的是廈門市政府所批準的綜合計算工時制的辦法,可以在綜合計算工時期內為每個員工安排某個具體的最長工作小時數,這使得公司可以在生產高峰期間作出超過正常工作小時的安排(可以加班)。
但通士達沒有提及的是,即使是“綜合計算工時制”,加班時間也不能超過每月36小時的上限。
資深法律人士告訴記者,“綜合計算工時制”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三種工作計時辦法之一。綜合計算工時制一般用于生產有季節性的單位,它要具備三個條件:
首先,必須經過工作所在當地勞動部門審批。其次,它的工作時間可以按照季度或年度來算。但是工作時間不超過常規工作時間和加班時間的上限。常規工作時間是每天8小時,每周工作5天。加班時間的上限是每天不超過3小時,或每月不超過36小時。另外,在工資方面,超過8小時的部分在法定節假日按照工資的300%發放,其他假日或平時按照工資的150%發放。
相比之下,通士達的工人每月加班時間達到96小時,即使按照綜合計算工時的條件,也遠遠超出法律規定的上限。且不論燈泡生產是否具有季節性,即該企業是否符合申請綜合計算工時的條件。
當然,最先披露通士達工人狀況的美國MPO有自己的考量,他們意在揭露GE向國外轉移工作崗位的問題。
美國GE工廠的煩惱
“請加入我們GE照明事業部工人的行列,要求GE在美國生產節能燈,以便我們都得利。請在請愿信上簽字。”
這是一封美國GE照明事業部工人的請愿信,題目是《擰掉那個燈泡:看GE是如何以把工作和先進技術轉移到中國來插手環保運動的》。
事情源于2007年10月,GE宣布將在未來三年之內,關掉俄亥俄州的6家燈泡廠。GE的理由是“如果在這里生產緊湊型電子節能燈,成本會比它的競爭對手高出50美分”。
緊湊型電子節能燈是GE力推的“綠色燈泡”。它能節省75%的能源。由于是節能燈泡,加上公司的強力市場推廣,它成為2007年第四季度照明事業部銷售業績的一匹黑馬。
當美國人民逐漸接受緊湊型電子節能燈時,俄亥俄州一家GE燈泡廠的工人Edward Barran發現沒有一個緊湊型電子節能燈是GE在美國的工廠制造的。相反,美國的工廠卻面臨被關閉的危險。
GE目前在上海嘉定有4家照明設備生產商,其合資企業廈門通士達有限公司則占有美國50%的市場份額,其產品包括多種型號的緊湊型電子節能燈。
GE全美目前有7000名工人在GE照明部的26家工廠工作,俄亥俄州工廠的關閉引起其他工人的緊張。
“我今天仍在工廠,但是它現在已經停產了。”Edward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工作了24年的這家工廠是GE將要關閉的6家工廠之一。
從1980年開始到現在,GE照明事業部的員工減少了68%。“如果每個人都換上中國造的緊湊型電子節能燈,那所有美國工廠都要關門了。”GE照明部工人在請愿信中說,“事情本不應該是這樣。DFL這樣的新技術應該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和利潤。利潤是被GE賺了,但是工作機會卻流失到中國。”
“這是一場陰謀。他們先說服消費者緊湊型電子節能燈燈泡是綠色產品,然后再讓國會通過議案,但他們不告訴大家緊湊型電子節能燈燈泡未來會在哪兒生產。”美國電子工人工會的Chris Townsend對記者說。他代表GE照明廠的工人跟GE談判關廠賠償。
GE為緊湊型電子節能燈燈泡的公關已經進行了9年,GE宣傳這種燈泡的使用壽命是普通熒光燈泡的16倍,每只燈泡在使用期內可比普通熒光燈省電費36到59美元。
GE也和另外兩大燈泡巨頭飛利浦和西門子聯合支持新墨西哥州民主黨參議院Jeff Bingaman提出的關于以節能燈替代白熾燈的提案。
GE中美工人待遇懸殊
MPO的研究員Zach Shiller最早嗅出GE在美中兩國的燈泡廠一關一開的玄機。他在去年某個時候在報紙上首次聽說通士達工廠為GE生產燈泡,隨后決定對這家工廠展開調查。結果正如他在《好燈泡,壞工作》報告中所說:這里的工人每周工作64個小時,超過中國法律規定的上限。
GE以生產緊湊型電子節能燈的成本過高為由要關閉俄亥俄州的6家工廠。那么把生產放到廈門究竟能節約多少成本呢?不妨對比一下俄州和廈門GE燈泡工廠的工作待遇。
根據美國電子業工人聯合會UE代表GE照明事業部工人和GE簽訂的勞動合同,2007-2011年工人的小時工資不低于24美元,周薪不低于984美元,相當于月工資不低于3936美元。UE談判代表 Steve Tormey告訴記者,這里的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5天,加班必須是工人自愿的,而且有加班費。
而廈門通士達的待遇如何呢?MPO的報告顯示,該廠工人的收入,包括餐費補貼和社保金、月度獎金,工人每月收入1300-1600元人民幣,相當于184-227美元。
照此算來,GE拆掉美國的燈泡廠在中國建廠,僅工資一項,每天可以平均在每個工人身上省去184美金,相當于多制造了12個26瓦的緊湊型電子節能燈燈泡。
廈門市海滄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是750元/月,而美國GE燈泡廠的工人每小時工資24美元/小時。一個美國工人一天的工錢就抵得上通士達工廠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工錢。即使在這樣便宜的勞動力成本之下,中國的工廠仍然要求工人超長時間工作而不付加班費。
GE關閉俄亥俄州燈泡廠引起美國人反感的另一原因是這里曾經是GE照明部的總部,它位于州府克利夫蘭附近的Nela Park。它建于上世紀初,是世界最早的工業園,也是美國人的驕傲。至今這里每年年末會舉行燈會。
但是隨著今年燈泡業績平平,這里的規模也越來越小,現在有員工1200人。“GE事實上已經拋棄了他在俄亥俄州的照明事業總部。”Edward Barran說。
即將關閉的Edward Barran的工廠同樣建于1940年代,這次將要失業的工人中包括一些已經為GE工作了35年到40年的老工人。“他們感到不安”,代表這些工人跟GE談判的Steve Tormey說。
Edward Barran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俄亥俄州的一家GE燈泡玻璃廠工作了24年。但是4月15日,他的工廠已經停產。據他回憶工廠的規模一直在縮小。“我剛來這里的時候,這里有350人,現在只有不到60人了。我們還是生產同樣的東西,但是機械自動化把很多工作崗位擠掉了。”Barran說。
“過錯不在中國”
美國電子工會組織的GE談判小組成員認為,美國照明工人工作崗位流失,過錯并不在中國,而是緣于GE等跨國企業追逐最低成本建廠以及逐利的沖動。
GE在海外的雇員數量在激增,而美國的雇員卻在減少。2006年,GE宣布其海外員工數量首次超過美國本土員工數量,它也為中國創造了12300個就業機會。
在美國工作崗位外流問題上,GE并不是個案,根據美國勞工部的統計,從1980年到2007年,美國的制造業就業人數減少了470萬,相當于減少了四分之一。
貿易自由化和全球化進程是導致美國制造業崗位流失的重要原因。美國一研究機構EPI經濟政策研究院的經濟學家Robert E. Scott曾在2007年量化研究過中美貿易與美國減少的工作崗位之間的關系。
研究結果顯示,從1997年到2006年,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導致了217萬個美國本土工作崗位消失。其中180萬個工作是在中國入世之后,也就是2001年以后消失的。每一個州都受到影響。
這180萬個崗位當中的三分之一在制造業。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加利福尼亞州,失去了27萬個工作崗位。俄亥俄州排第8位,2001年以來失去近6.6萬個崗位。
美國制造業有退化的危險。Robert E.Scott教授稱之為“制造的危機”(Manufacturing Crisis)。
Robert E.Scoot認為從根本上改變美中貿易逆差還中國需要應對匯率政策和改善勞動條件。美國少數排華勢力甚至將美國工人失業歸咎中國。
調整人民幣匯率也許是一劑猛藥,卻治標不治本。因為促使美國制造業轉向中國的內動力是資本逐利的本性。資本總是不停地向成本最低、利潤最豐厚的地方流動,贏取高回報。
GE的第八任掌門人杰克·韋爾奇的企業管理經驗在中國廣受推崇。他領導期間,GE的銷售收入從1980年的250億美元增長到1999年的1110億美元,翻了四倍。然而不容忽視的是,也是他,消減了20萬個左右在美國的工作崗位。
“過去的25年是GE關閉美國工廠,將工作機會轉移到海外最嚴重的25年。”有著30年與GE進行勞工談判經驗的Steve Tormey告訴記者。
因此,GE談判委員會的另一名成員Chris Townsend就向記者表示:“(工廠外遷)這不是中國政府的問題,也不是中國工人的問題,這是GE的問題。是GE在占中國的便宜。GE是唯一決定搬不搬廠,往哪里搬的人。”
“這些跨國公司就是這樣,他們只考慮哪里勞動力最便宜,生產成本最低。我其實很同情中國,你們雖然現在在吸引這些公司,但是總有一天,GE也會像拋棄美國工人一樣拋棄你們。去更便宜的地方。”
今天發生在Edward Barran身上的故事可能將來會發生在中國的工人身上。中國政府也正在有意識地引入技術含量較高的外資項目。廈門通士達就在去年爭取到了GE把世界上最節能、最高效、最“長壽”的熒光燈的生產線放在中國。
看來GE并不會很快拋棄中國勞動力。GE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龐德明日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未來三年GE將在中國投資20億美元。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GE預計今年每股收益2.2美金,與去年持平。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