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進出口總值與2008年同期相比已出現正增長,外貿率先恢復至危機前水平。
海關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617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1%。其中出口3161.7億美元,增長28.7%;進口3016.8億美元,增長64.6%;貿易順差為144.9億美元,減少76.7%。
值得注意的是,進出口總值除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大幅增長外,與金融危機前2008年同期相比,也出現同比增長,總值已經超過危機前的水平。此外,3月份環比也出現大幅增長。
統計顯示,與2008年同期比,今年一季度進出口總值增長8.2%,出口增長3.4%,進口增長13.8%。其中今年3月份進出口總值較2008年同期增長13.1%;出口增長2.9%,進口增長24.6%。
另外,從環比來看,今年3月份進出口較2月份環比增長27.6%;其中出口環比增長18.6%,進口環比增長37.3%。
雖然一季度外貿恢復性增長的勢頭強勁,其背后隱憂也不容忽視。作為率先復蘇的國家,近幾個月來我國進口強勁增長,但商務部部長陳德銘10日指出,這主要是進口商品的價格、大宗原料的價格在上漲,而消費市場并沒有很好地恢復。
陳德銘還指出,我國的出口主要市場美國和歐洲還很疲軟,失業率居高不下,而儲蓄率仍然很低,“今年的不確定因素會給外貿出口帶來很大的困難和壓力”。
除了內外市場恢復程度這一因素外,還有幾大因素也值得關注,包括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升值壓力、貿易摩擦等。
在目前美歐貿易保護主義強勢抬頭的形勢下,今年的出口復蘇之路很不平坦。今年前2個月,我國遭遇貿易調查14起,涉案金額11億美元,金額同比增長152%。商務部研究院中國對外貿易研究部主任劉雪琴說,國際市場需求不足,世界產能嚴重過剩,美歐等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新興經濟體與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均預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遭遇的貿易摩擦有可能再度加劇。
“在我國外貿還沒實現根本性恢復的形勢下,人民幣匯率升值勢必將削弱外貿國際競爭力。”劉雪琴說,我國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合同金額大,周期長,匯率風險將限制企業的生產經營;家電及一般機械等優勢行業中小企業多,生產經營周期較長,出口利潤率較低,對升值承受力極其有限。因此,在企業外部經營環境嚴峻復雜的形勢下,保持外需政策及人民幣匯率政策在一定時期的穩定性,將對外貿實現穩步增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雖然月度逆差出現和外貿平衡改善在短期內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人民幣維穩,但是月度逆差并非常態,順差仍將是長期內的趨勢,貿易問題仍將是國外指責我國的借口。
人民幣匯率問題似乎已經成為美國轉嫁國內矛盾和注意力的焦點之一,甚至“成為美國政府唯一可以凝聚共識的話題”。在此情形下,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依然存在。(秦菲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