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近期,勞資矛盾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一位在南海松崗專門做食品出口的企業老板梁虹(化名)昨天告訴本報記者,他們為外商生產一瓶飲料才賺0.1到0.15元。”羅明忠表示,從最近幾起勞資沖突事件上看,未來工廠提高工資待遇的可能性大大增強,而且會給予員工更多的人文關懷。
近期,勞資矛盾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什么珠三角出現民工荒但工人工資仍難提高?為什么勞資矛盾會在這段時期凸現出來?這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國低廉勞動力優勢還能走多遠?本報記者試著尋找答案。
最近不少農民工主動在網上爆料自己的工資條比誰賺的錢更少,東莞石碣創新電子廠三月份的一張普通員工的工資條: 底薪 250 元,績效 50元 ,周六津貼 50元 ,全勤 30元,基本工資 545元 ,夜宵補助 8元,加班工資合計303元,加班時間長達121小時。扣去伙食費165元,燃氣費14元、福利費10元,罰款25元,每個月上29天班,共計370多個小時,沒有缺席過的普通員工的收入共計642元。“在東莞這樣高消費的地方,這點收入可怎么活啊?”網友評論說。
華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明忠向本報記者表示,在珠三角地區,制造業工人平均工作時間都在10個小時以上,工人必須靠加班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工資。不少企業老板認為工人一個月可以拿到1800元以上的工資已經很高了,但是卻沒有不認為這些工人是在超負荷勞動的基礎上才賺到的。工人的基本薪酬仍很低。
“珠三角的民工荒目前還是建立在工資福利不高的基礎上的。”羅明忠說。數據顯示,雖然近些年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但居民分配份額卻不斷下降。1993年~2007年,中國居民勞動報酬占GDP比重由49.49%降至39.74%。而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2000年至2007年的8年間下滑了11.7個百分點。在過去二十二年里,資本報酬比重反升兩成,這表明勞動者的收入并沒有隨著財富的增長而增長。“工資性收入的合理增長”成為公眾最迫切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