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上半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 新華社發。
【策劃人語】每當城鎮居民收入數據公之于眾,人們一般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有人說數字太高了,收入被增長了;有人覺得,與同期居民儲蓄存款增長情況相比,這個數字低了。有關專家分析,收入數據統計的是陽光收入,很多居民可能僅關注自己的工資性收入,沒有考慮到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實物性收入等方面。數字低說明在當前統計中,普遍缺少對高收入戶的調查。
城鎮居民對收入數據感到迷惑是一個世界性現象,即使在統計技術發達的美國,收入數據也會引起人們的爭議。而且,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往往更容易引起爭論。顯然,錯誤地理解數據會帶來不良的后果。如果我們輕率地將收入和財富的統計數據等同于經濟現實,那么無疑會產生很多問題。理順收入分配機制是未來5年規劃的題中之義。而弄清居民收入數據的真實情況,走出認識誤區,對于相關政策的制定無疑有著積極意義。
隱性收入作怪政策需防跑偏
我國城鎮居民收入數據的準確性一直受到爭議。持“被增長”觀點者有之,認為“被低估”者有之。這個數據為何與百姓現實感受反差巨大?如果這個數據被低估,那么一直被公認高企的房價收入比是不是打了折扣?與收入分配相關的政策是否需要進行糾偏?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和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闡述了他們的觀點。王小魯認為,應重視隱性收入導致現實居民收入高于統計收入這一情況。這對房價收入比的衡量和收入分配政策制定等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左小蕾提出,居民減少支出就是增加收入,可以通過轉移支付來解決第二次收入分配問題。劉元春建議,加快分配制度改革,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