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事實上,對企業本身而言,糧食國家隊走出去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之前承擔這一使命的中糧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做得并不算出色。而中儲糧沒有進出口資質,無法涉足這一塊的業務。日本在這方面做的就比較好。日本的糧食主要靠進口,日本的農業企業積極走出去買地組織生產。”基于對中國糧食長久安全的擔憂,李國祥希望中儲糧、中糧等央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在國際舞臺上與四大糧商同臺競技。
鄭風田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希望中糧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他告訴本刊記者:“中糧應該以中石油、中石化海外找油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為榜樣,更要學習美國到南美等地購買農田種植糧食以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強大才有能力承擔更多責任
除了進軍海外,不少專家明確表示,本土糧企尤其是有實力的大型國企應積極整合產業鏈,以有效對抗國際糧商。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包括中糧、中儲糧在內的本土大型糧企的廣泛認同。中糧在2008年確立了全產業鏈的發展戰略,而中儲糧也堅定了進軍加工行業的決心。
“不僅做大國家大糧倉(生命線),還要做強市場大糧商(發展線)”是中儲糧確定的發展目標。
“事實上,在我看來,中儲糧從大糧倉到大糧商的轉型,固然有其主觀愿望,亦有其客觀必然性。”據李國祥透露,由于中國糧食連年增產,市場供應較為充裕,因此有時會遭遇中央儲備糧庫存消化難的問題。在這種局面下,糧食加工就成為被迫的選擇,“應該想辦法實現動態的平衡,而不是把糧食堆放在糧庫里多年不動,現在雖然也有輪換的制度安排,但是手續太復雜。而選擇糧食加工則不失為一個解決辦法。不過,一定要加強相關監督,避免出現管理上的漏洞。”
從田間到地頭的“全產業鏈”則給了中糧一個對抗跨國糧商的利器。
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表示:“過去應對國家儲糧安全問題,就是國家缺什么我們買什么,多什么賣什么;買賣的多是基本口糧。”現在的情況則是因為消費品價格的上漲,缺的是蛋白、油脂,而且價格波動劇烈,受國際市場影響大。“作為一個大型國企,中糧能不能在糧食安全中起到一個更好的作用,因為最終受到考驗的是市場份額夠不夠。”于旭波介紹道。上世紀90年代初,中糧在米面油方面不斷投資,把下游發展起來。下游發展起來以后,中糧集團原有的貿易模式才會得到利用,而且在這模式上建立起來的銷售基礎也才會更加穩固,才更容易對抗國際市場。
不過也有專家提醒說,全產業鏈力求的是控制力,而不是鋪攤子。精髓在于打通倉儲和物流,從而連接種植區和消費市場,而不是什么都要做,牛奶、方便面、葡萄酒、果汁……
對于國有糧食企業而言,為了確保中國糧食安全,最好的方法是壯大自身,成為世界大型糧食集團,增強與國際同行們同臺競技的能力和競爭力,使國有資產的效益達到最大化。另外,要挑起中國糧食安全的大梁,國有糧食企業的目標不僅是成為一個巨人,更要成為一個強人,一個體格健壯而且勇擔國家責任的企業,這樣在國際糧油巨頭們中間才能真正站立起來。
保證糧食安全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
保證糧食安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國有糧食企業只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當然,企業層面保證中國糧食安全的重任,不能只落在中儲糧、中糧和華糧等大型國企身上,還需要依靠廣大的中小國有糧食企業,民營糧食企業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鄭風田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糧食安全最終要靠糧食生產,靠把糧食產量搞上去。中儲糧、中糧等國有糧食企業主要著眼于糧食的儲藏和加工,本身不生產糧食,對糧食安全起的是輔助性作用。”
“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首先要解決賣糧難的問題,增加補貼,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不僅要防止谷賤傷農,還要考慮讓農民增收致富。”李國祥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分析稱,很多事情是政府層面應該去做和解決的,比如鼓勵興修水利、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促進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經營,學習美國增加農業補貼(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和對糧食企業的補貼),優惠政策支持糧食企業發展,以國際四大糧商為目標、培育中國農業領域的大企業集團,控制糧食流通環節、增加糧食儲備,加強農業環境監管比如啟動反傾銷、反壟斷調查,等等。
“而對于國有糧食企業來說,最大的難題恐怕還是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經濟主體與承擔國家政策性任務之間的矛盾。”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新產業研究部部長李怡群認為:“一肩擔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擔,另一肩還要扛起國家宏觀調控的職責。這種集雙重屬性于一身的特點,不僅給企業的經營決策出了道難題,也為監管部門的考核提出了挑戰。盡管在實踐中監管部門的考核已對此有所考慮,但并未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追求利潤與承擔公共職能相沖突的問題,而這則有可能成為導致這些國有糧食巨頭間無序競爭的潛在因素。”
“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糧食生產的投入、市場交易乃至未來走向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諸如資金面的影響、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加強、外資糧食巨頭的滲透甚至瘋狂搶灘等,都對中國國有糧食企業的生產經營、競爭能力和應對國際市場變化的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戰。”李怡群提醒道。(記者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