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公布
核心提示 2007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日前公布,截至2007年12月15日,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6.68%。在所有學科大類中,醫學類學生就業率排在最末位,低于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從2004年的第3位下降到2005年第6位,2006年第11位,再到2007年第11位,醫學類就業率已經連續兩年倒數第一,為什么下滑得這么嚴重?醫學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到底如何?
去年12月9日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舉行的醫藥類專場招聘會上有1.8萬名畢業生競聘4千個就業崗位。而同年12月20日在南方醫科大學舉行的醫學類專場招聘會上,同樣有一萬多名畢業生競爭3800多個崗位,大醫院的檔口一大早就擠滿了排隊的學生。
投百份簡歷還是杳無音訊
3月31日,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骨科研究生程東(化名)已買好了下午2時回家的汽車票,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廣州這座城市乃至珠三角這片土地,讓他身心疲憊。回家并不是為了休養,而是換個戰場。“到家鄉的市立醫院和中醫院去看看有沒有希望。”
“我們真的要求不高,只是求得一個生存的位置。”程東屬于臨床類的研究生,想找一個醫院做骨科醫生。“但現在廣州醫院基本飽和,珠三角鎮級醫院優先本地戶口,而且盡量要西醫,中醫專業的研究生雖然是臨床,但很難走上手術臺。”程東并不諱言中醫專業找工作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狀態。這讓學醫八年的程東對眼前的就業現實始料未及,他前前后后投出了100多份簡歷,但都毫無音訊。
“外出找工時,一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滿:早上六七點就起床,一個上午速度快的可以投3家醫院,慢的只能投2家,中午在醫院的候診區休息,下午再到遠一點的醫院去,晚上七八點回來,人很累。”程東說,自己是醫學研究生找工作的一個縮影。
程東班里另一位同學也跑了很多地方,也一無所獲。程東說,班里有10個統招研究生,只有2個有意向,而全院120多個研究生,真正找到工作的不到20人。
做銷售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2007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顯示,研究生的就業率已連續兩年不如本科生了,與研究生就業率的下降相反,在學歷上是“弱勢群體”的專科生的就業率已連續三年上升。對于醫學專業,這種就業率與學歷倒掛的現象是否存在呢?
劉少婷,廣州醫學院藥學專業的一名本科生。她所在的班級117人,大部分同學還在實習,為期三到五個月的實習還要算大四第二學期的學分。劉少婷也在某外企醫藥公司實習,做銷售,這個機會是她經過投簡歷,面試等程序獲得的。她說自己在這個外企,如果實習期表現較好,留下來應該沒有問題。
“在實習的同學中,有60~70人在醫藥公司做銷售,如果表現好的話,可以有機會留下來。還有30~40人在醫院的藥房,因為廣州醫院很少招人,對于他們來說是沒有機會的,實習結束后,還要面對找工作。”劉少婷說,藥學專業就業面很窄,集中在醫院藥房、藥廠和醫藥公司,進醫院很難,而進藥廠做研發,技術還不過關,很多同學做銷售是壓力所迫,“其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銷售,對于某些人來說,這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做銷售有很多顧慮,女同學擔憂工作的穩定性,男同學擔憂發展前途。”劉少婷說,自己選擇做銷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是喜歡與人打交道;二是想先做幾個月試試看,如果不適合再作其他考慮。
社區醫院和民營醫院機會多
有關人士分析,醫學類學生競爭激烈,就業率迅速下滑,與近年來醫學專業的擴招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據記者了解,以廣州中醫藥大學為例,2004年2615人,2007年達到3200人。
而醫學就業率的下滑顯然還與就業區域有關。在2008年廣東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指出,廣東省高校畢業生的期望值仍然偏高,去年有54%的已就業本專科畢業生選擇了在珠三角地區的9個城市扎堆,造成部分地區人才密度過大。在廣州、深圳、珠海三市就業的外地生源比例最高,均超過30%;而在珠三角另外的12個城市中就業的畢業生93%以上為本地生源。據了解,由于大中城市醫學類人才已趨飽和,有關人士預測,現階段或未來一段時間內,醫學類畢業生的就業中可能遇到比其他學科類學生更多的困難。
廣東省人才研究所所長袁兆億認為,醫學屬于特殊行業,現階段人才供求現狀是部分飽和,局部供過于求,就全國而言,還有大部分地區缺醫少藥,對于醫學人才的地域性流動,政府要加以引導。隨著農村醫療制度的完善和醫改的推進,社區醫院和民營醫院將會提供更多的機會,也建議大學生調整觀念,將就業視野投向基層單位和經濟欠發達地區。(記者 鄧仲謀 校園通訊員 梁鉆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