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山西省大同市新建康醫院一開業就實行了“醫藥分離”,此舉立刻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一家民營企業為什么敢挑戰“以藥養醫”的市場潛規則?國內多家醫院曾試行“醫藥分離”,但都黯然收場,新建康醫院“醫藥分離”的大旗能扛多久?對此,記者進行了探訪。
挑戰“以藥養醫”
大同市新建康醫院于10月19日正式開業。醫院由民營股份制企業大同市新建康醫院管理公司投資近1億元興建,是大同市最大的民營醫院,營業面積達1.8萬平方米。
新建康醫院自己不設藥房。走進該院,記者看到醫院門診部和住院部取藥處掛的是萬民藥房的標志。萬民藥房在新建康醫院設了兩個售藥專柜。在醫院的隔壁,是營業面積達數百平方米的萬民藥房售藥大廳,售藥大廳也與醫院相通。患者持醫生的處方,可在專柜或大廳買藥,兩邊價格相同。
萬民藥房是大同最大的一家民營藥品零售企業。近年來,萬民藥房一直舉著“大同藥品零售最低價”的旗幟,并屢屢率先降價,受到同行的“圍攻”。
大同市最大的民營醫院和最大的民營藥品零售企業聯手挑戰“以藥養醫”,得實惠的該是患者。一位在該院劃價后取藥的患者說:“以前在其他醫院買這些藥怎么著也要花100多元錢,今天只花了58元。”
在二樓門診部,記者遇到了一位老“病號”。他說,萬民藥房的藥比較便宜,現在旁邊又有了一家醫院,看完病順便就能買藥。他今天花了49元錢,至少比另一家醫院的藥房少花9元錢。他說,在這里看病買藥,比一般醫院的藥房要便宜15%~20%,比普通的藥店也要便宜10%~15%。
不過,因為是剛開業,來新建康醫院就診的患者并不多,而且合作方萬民藥房目前也是“賠本賺吆喝”。
萬民藥房劉經理說,萬民在與新建康“醫藥分離”的合作中幾乎沒有利潤,甚至要虧損。但萬民從全局出發,從藥房的信譽考慮愿意與新建康聯手,來為老百姓謀實惠。
“醫藥分家”后,管理需創新
目前,我國80%的藥品都是通過醫院銷售給患者的。醫院的主要利潤來自銷售藥品,而不是來自醫療服務。沒有藥來“養”醫院,醫院很大的一塊利潤沒有了,醫院如何來維持、發展,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尤其是對于民營醫療企業。
新建康醫院管理公司董事、值班院長索燕聲表示,醫院不設自己的藥房,就是要遏制虛高藥價、回扣藥等問題,萬民藥房是大同市價最低的藥房,選擇與萬民聯手,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病患,促進醫院良性循環。
索燕聲說,許多醫院藥房賣高價藥,很大一部分利潤作為回扣給了開處方的醫生及藥廠駐醫院的“醫藥代表”和藥販子。“我們不需要以藥養醫,我們把藥的這一塊利潤讓給患者,使他們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住得起院。來看病的人多了,來自醫療服務的收入就多了。我們追求‘以量取勝’。”
“如果一家醫院要靠藥來養,說明這家醫院的醫療技術和服務質量不行,這樣的醫院關了也罷。”索燕聲感嘆說。
“醫藥分離”后,醫院的收入減少了,會不會由“以藥養醫”變成“以器械養醫、以檢查養醫”?對此,索燕聲表示,醫院不設藥房了,如果醫療收費高,就吸引不來病人,醫院就維持不下去了。我們不是說低價看病,而是實施與醫療技術和服務匹配的合理收費。
醫藥分開后,逼著企業提高管理。索燕聲說,新建康醫院管理公司下屬3家大型醫院,有高檔、中等和普通醫院3個檔次,可以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專家、教授可互相協調,避免人員、設備的浪費,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各醫院都有自己的優勢,就看怎樣發掘利用,怎樣提高管理了。
近年來,重慶、武漢、江蘇、北京、上海等很多地區都有醫院嘗試過“醫藥分家”,但遺憾的是,幾乎沒有一家醫院能夠堅持下來。
新建康醫院會不會也中途“醫藥合一”呢?“絕對不會。”索燕聲直言,“醫院不賣藥,完全可以維持下去。許多醫院‘醫藥不分’,主要害怕‘醫藥分家’后沖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只要管理得當,分家后醫院會過得很好。” (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