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編者按改革開放近30年,中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富人。怎樣才算是富人?中國富人與外國富人有什么不同?應該怎樣看待富人?本次圓桌論壇邀請了日本資深記者福島香織、韓國希杰集團中國區經營支援部長宋正勛、來自美國的經濟投資顧問譚嘉煦(Joshua H. Dominick)、澳大利亞教師林莎莉(Sally Lean)等四位外國朋友,請他們就此談了看法。
圓桌論壇現場,左起為:福島香織、宋正勛、譚嘉煦、林莎莉。(涂榮斌 攝)[圖片來源:環球時報]
中國富人很神秘
福島香織:我雖然沒有見到中國的超富人,但也遇到過一些有錢的中國人,比如,某煤礦礦主的兒子,父親穿著非常簡樸,但兒子卻非常奢侈,開200萬的小車,在北京有兩棟價值超過5000萬的別墅,手表、衣服等都是從國外買的,他的大學、工作都可以用錢買到。有一次,一位中國富人請我的朋友吃飯,給小費是1000元。我在香港當記者時,常去澳門,在那里曾經看到一些中國大陸過去的中年婦女,穿著也很簡樸,但是,出手卻相當闊綽。我發覺,中國的富人從外表很難看出,顯得很神秘。這和日本不同,日本富人從行為、修養、禮貌和舉止一看就看出來了。
宋正勛:有一位中國南方的私營企業老板曾經請我吃飯,把郊區的整個度假村都包了,并邀請了一些比較有名的歌舞團來表演。當時受邀的只有包括我在內的五個人。那位老板當時是想要和韓國的大企業合作吧,所以請我去。但我當時覺得有點怕。因為如果在韓國的話,即使這公司是老板的,公司的各項費用也應該由一個透明的方式來支出,不是由一個人來決定。我當時很震驚,中國富人用這種非正式的方法來動用資金,太大膽了。最終,我們公司沒有答應與他合作,因為我們覺得他們太浪費,而且無論他是否請我享受,公事和私事是兩回事,不能因為私人感情走近了而公私不分。我還聽說過一件有趣的事,在北京一家商店,一個手表標價10萬元,但一直賣不掉,后來老板就將價格標成100萬,結果當天就賣掉了。我覺得,現在中國的有錢人不是在享受產品的質量,而只是在享受花錢的快樂。
譚嘉煦:中國現在出現了“老富人”與“新富人”的區別。“老富人”能通過言談舉止看出,而“新富人”則感覺要表現自己很有錢,所以,要通過很多方法,比如,重名牌、買跑車、買豪宅,用很華麗的擺設來表現。美國也有這樣的現象,只是可能中國這種“新富人”比較多,突然有錢,以前的習慣改不掉,于是,去家具店里買那些仿制法國路易十四時代的裝飾,很豪華,鍍金、大理石,但這在國外已經非常過時了,在國外“老富人”那里,根本見不到,都是很簡潔的風格。但在中國富人這里,就需要表現一下,對自己表現,也對其他人表現,讓別人知道我有錢了。
林莎莉:中國的“新富人”很容易辨認,比如,馬路上那些沒有風度的開著奧迪、寶馬車的人、在高檔餐廳里吃飯趾高氣揚、大聲說話的,等等。“老富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中國正在適應富人的存在
宋正勛:中國是改革開放之后才重新出現“富人”這個概念。所以“富人”這個概念的歷史不久,而一般來講,國外的富人對社會的貢獻比較多,他們認為,自己的財富其實是從社會獲得的,所以,理應用自己的財富回饋社會。而很多中國富人卻還是認為,他們的財富就是自己的,不需要對社會做出貢獻。在韓國,很多富人都非常在乎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對社會的貢獻。比如說,當國家發生某些災難時,他們會對某些社會組織或者政府進行一些捐獻,或者設立學校、財團、基金會進行相關的資助。
林莎莉:在澳大利亞,真正的有錢人不多,所以即使是一般的工薪階層也要對社會負責。比如,我的父母在工作之余一直幫助癌癥兒童,我從小就深受他們影響。因此,中國富人的慈善意識可能與先前家庭的教育有關。
譚嘉煦:中國人現在的社會生活狀態不同于以前的計劃體制,大多數人都需要自己去賺錢,去保障生活,比如保險、住房等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錢變得非常重要。不像以前,金錢不是重要的東西。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引入外國投資以后,很多人因此成了中國的富人。但是,他們雖然學會了賺錢,卻未必知道該如何花錢,他們對致富以后的生活方式也還不熟悉。因此,國家、社會以及中國富人本身都在適應這樣的變化。
這個習慣和適應的過程讓我想起美國的工業革命時代。工業革命時有人創辦了自己的工廠,賺了很多錢。他們那個時候和現在中國富人一樣,有一個適應有錢的過程,他們最初也像中國有些富人一樣沒有社會責任感。但當錢傳到下一代時,下一代可能就會有對社會做貢獻的想法,這個轉型大概是在20世紀初完成的。而從社會貢獻的角度去看,中國現在還處于一個初步階段,社會的轉型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政府的參與,特別是在投資這個方面,怎么用賺來的錢為社會做貢獻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而且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更應該重視弱勢群體,兼顧社會全面發展。
福島香織:中國富人有幾個特點:第一,超級富人比例相對較高,據2005年的權威調查統計,在亞洲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人,日本占30%,中國就占20%,中日差距不大。但是,100萬美元到3000萬美元的中等富人,中國有32萬,日本有141萬,不及日本的1/4。中國的溫州商人買私人飛機、超級別墅,這方面都超過日本了。日本的超級富人不多,與較高的遺產稅有關。日本遺產稅曾經是70%,現在是50%。
第二,中國富人多是“紅色富人”。許多富人都會通過拉關系、鉆政策空子而致富。比如,前幾年被抓的周正毅。這幾年日本富人榜首多是金融公司老總,而中國則是房地產的較多。
有錢人不一定是富人
宋正勛:在韓國,富人的另一種理解是被周邊的老百姓尊敬的人。如果沒有得到周邊的認可和尊敬,就不算真正的富人,只能算有錢人。比如說,某人中了彩票得到幾千萬,社會不會認為他是富人,只會認為他是有錢人。在韓國,一般老百姓對富人有很好的印象,因為富人對社會做出貢獻,他們的存在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是非常積極的。韓國人本身的特點就是,首先重視國家,然后再重視個人。這與韓國經歷的困難有關。韓國富人從其他發達國家的富人身上學到許多行為規范。因此,每次遇到災難時,大多數富人會拿出自己的錢來解決這些困難,竭盡全力幫國家。
譚嘉煦:美國是有階級的,有富人有窮人,而且富人之間也有階級。受尊敬的富人總比有錢人要好一點,但是很多人可能出自下層,比如麥當勞的售貨員、小便利店的收銀員等,他們渴望成為理想的中產階級。因此,他們首先考慮是否有錢,然后再考慮是否為社會貢獻。這要有一個過程。當然,成了像蓋茨那樣的富人,不做點社會公益的話,會被一些公眾看不起的。現在大家都想成為他那樣的富人。
福島香織:在日本,至少70%的日本人的思想是,錢不是唯一的,還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用錢買不來的東西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也有。富人思考更多的是怎么樣對社會貢獻,日本的有錢人參加慈善活動、建基金會、做社會貢獻比較多,而對社會貢獻多的人,在所得稅上是有優惠的。在現在的中國,富人腦子更多的是如何賺錢,于是,整個社會拜金主義很嚴重。窮人的“仇富”心理也產生了。因為有錢人很多是從老百姓的廉價勞動力中賺取利潤。而且富人偷稅的事情也不少,老實納稅的是窮人。老百姓當然不滿。
林莎莉:對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需要從小開始。在澳大利亞,從小就鼓勵孩子攢零花錢幫助窮人。比如,每天上學,學校門口都會放個募捐箱,孩子們經常會自覺地丟一些硬幣進去。學校的老師并不是向他們強行灌輸“社會責任感”之類的概念,而是用一些細微的行為培養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他們長大成熟后,也會變得越來越有責任感。因此,在澳大利亞,沒有以財產為唯一衡量標準的比闊心理,不管你有多么巨大的資產,或者你是工薪階層,在人們心理沒有太多不一樣,最多可能是一句話的區別:“哦,他是一個有錢人”。
中國需要有自己的“肯尼迪家族”
福島香織:在中國生活一段時間后發現,中國人喜歡在紙幣上寫東西、記數字。按照日本傳統這是絕對不能做的事。日本人主流的看法是,講求有意義地用錢,錢不能被褻瀆,不能玩,要用到最有意義的地方去,也應該買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東西。但中國有些富人卻不這樣。以為錢是自己的,怎么用都行。很多中國富人對自己的錢很不珍惜,花得沒有價值。
當然,拜金主義不是中國獨有的,日本也有。但中國和日本不太一樣的是,富人可以通過金錢獲得比窮人更多的益處。另外,富人也非常害怕私人財產得不到保護,因此,如何完善相關法制建設,盡量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解決當前中國富人問題很重要的手段。
宋正勛: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中國社會對富人的情感要改善。現在中國不是以前那樣的經濟體制了,已經引入市場經濟的競爭模式,社會不像以前那么仇視資產階級和富人了,逐漸認識到富人也是社會重要的組成,對社會發展也是很有幫助的。以前,在中國,如果我有錢,我不敢說我有錢,但社會在改變,觀念也在隨之發生變化。于是,富人可以大膽地說,我有錢,我可以幫你,我可以幫社會。因此,觀念的變化很重要,需要承認富人的社會地位和積極作用。
讓有錢人變成富人,這中間需要一個教育和宣傳的過程。當我自己有錢,并為社會做了一定貢獻時,其他人可能還會覺得我只是一個有錢人,而不承認我是一個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富人。所以說,這個過程不是由有錢人或富人自己來擔當,而應該由媒體、政府或者其他一些社會團體等共同擔當。因此,對于中國來講,制度完善很有必要,但轉變觀念也是非常重要。
另外,富人在中國還是第一代,中國還沒有出現第二、第三代的富人,第一代富人肯定會把財產傳給他們的孩子們,如何有效地繼承,這需要一個過程。重要的是,中國需要有一個像“肯尼迪家族”那樣的家族式榜樣。中國富人都能看到,他們有錢也還不夠,還有更值得學習和追求的目標。
譚嘉煦:個人的社會責任心好像是比較難建立起來的,可能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在美國,富人的責任感像一個傳統,但最初并不光是為了社會,而是為了企業,比如美國西部開發時,一些企業可能需要有道路來運輸產品,于是大家集資建路,員工需要有地方住,于是集資建小鎮,相應的配套設施就建立起來了。這樣,富人、企業和社會的利益都結合起來了。當然,這可能和宗教觀念有關,美國人比較重視“感恩”觀念,因為上帝賜予你一個機會去創辦某一個企業,你從中得到利益的同時應該給上帝、向社會“感恩”。西方的道德就是從宗教而來,而對于中國來說,需要有某種精神因素,才能形成對社會負責任的道德觀。▲ (此次論壇由王文主持、畢方圓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