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圈地,再融資、再圈地……看似完美的產業鏈危機四伏,坐擁“地王”的企業可能的存活底線———房價年增15%
十多年來,從未有一個時刻,土地像今天這樣寸寸流金;從未有一個時刻,地價與股價的關系像今天這樣密切關聯。
今年以來,土地成為房地產業迅速致富的代名詞,也成為資本市場的頭號寵兒。為購土地,房地產上市公司紛紛大舉融資,截至9月17日的統計,僅增發一項就籌得資金266.33億元,排名僅次于金融業。不久的未來,已確定增發的房地產股共計21只,合計增發46.57億股。
從蓬勃發展的股票市場巨額融資,再到日益熱火的土地市場天價拍地,有了土地儲備“妝點”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再包裝盈利預期、再融資、再圈地……這看似形成了一條完美的產業鏈。然而,這場“對賭局”卻蘊藏著不小的投資風險,那就是“地價賭的是股價會上漲,股價賭的是地價會上漲”,整個周期又建立在對未來房價高企的預期之下。
據上海證券報對近日一些熱門“地王”案例的獨家測算,未來這些項目所在區域的房價至少需保持年增15%的持續上漲曲線,才能保證收益。試問,在房地產業宏觀調控日益加碼的今天,在已然全民躁熱亟待清醒的大勢下,這將是怎樣一件難以完成的任務?一旦市場生變,房價收益抵不回地價和股價,如今的房企大佬們命運將會如何?◎于兵兵李和裕
遍地“地王”,三大奇景
今年6月至今,上海證券報記者親臨多個土地招拍掛出讓現場,真正領略了逐次升級的土地爭奪大戰。每一次看似輕松的舉牌背后,都是驚心動魄的財富較量,并可能成為改變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區域房價的歷史時刻。
7月24日,湖南長沙,近1個小時的激烈競價,北辰實業和北京城開組成的競買聯合體戰勝北京金融街建設及長沙世紀金源,以92億元的“天價”爭得國內最大金額單宗土地新河三角洲地塊———“全國地王”誕生,市場一片嘩然。
一個月后,8月24日,上海,短短半小時的較量,南京蘇寧房地產以“黑馬”姿態從新鴻基地產、和記黃埔、九龍倉等九家外資企業的“包圍”中殺出,以44.04億元的總成交價、66930元/平方米的樓板價摘得黃浦區163#街坊地塊———“單價地王”出世,業內再度震驚。
9月11日,廣州富力地產以樓面價18729元/平方米的“天價”刷新廣州“地王”紀錄。
……
2007年的土地市場,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地王”爭霸四處上演。如果簡單看到價格上的“地王”紀錄,其實無可厚非,公平市場環境下,價高者得,這是土地招拍掛制度的初衷和原則。然而,仔細分析一下,眼下的“地王現象”與2006年以前明顯不同。歸納一下,該現象背后有三大奇景:最后地價所折合的樓板價高于現時周邊房價;“地王”一旦產生即拉動周邊房價新一輪上漲;拍地資金越來越多地來源于房地產上市公司的股市直接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