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界,乃至全中國人民在此次汶川地震發生后所表現出的堅強與團結,讓世界感動。而另一方面,奧運會的臨近難免讓人產生“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是否應該留出一部分空間,表達對汶川地震逝者的緬懷以及對幸存者的關愛”的討論。
在中國,像謝中博這樣的運動員還有很多,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將參加今年8月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但在重災面前,他們無法不聞不問繼續像以前那樣有條不紊地備戰奧運。每一支國字號運動隊都以捐款的方式在第一時間向四川災區同胞送去了慰問。正在美國治療腳傷的姚明、作為中國最有號召力的奧運冠軍劉翔,都曾不止一次為災區捐款……
不僅僅是體育界,全中國都已經準備好在兩個多月后的北京奧運會上,將最大的熱忱呈現給世界。“為國爭光”成了每一支國家訓練隊相同的主題。顯然,在國難面前,所有的這些都變得無足輕重。
“我想,這次地震會給中國運動員們在北京奧運會上形成一種新的精神上的沖擊,”北京奧組委特別顧問魏紀中先生說,“往往在一些僵持不下的對抗比賽中,運動員心理或是情感上的某些因素會讓他們打破僵局。”
想來,這種情況似乎就發生在了中國男子羽毛球隊身上。在參加湯姆斯杯比賽前,這支羽毛球“夢之隊”因為頻發的紀律問題飽受爭議。開賽前,主帥李永波甚至擔心過中國人在該項賽事中連續四年的統治也許會在雅加達終結。最終,人們聽到的是中國羽毛球隊在冠軍領獎臺上為同胞、為祖國的吶喊,“中國,加油!”
當然,我們不能簡單地下結論說,“災情會成為中國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會上的一種精神激勵”。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在比賽中所感受到的鼓舞以及肩負的使命感,將不單單是源于為祖國爭金奪銀。
對于運動員們來說,自然災害會成為一種訓練和比賽中的推動力。而另一方面,對北京奧運會來說,過去兩周發生在四川汶川地區的重大災情,也難免會對籌備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地震發生后,北京奧組委宣布將中國境內城市的圣火接力活動推遲三天。此后,許多人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向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導演組建議,將對汶川地震逝者的緬懷以及對幸存者的關愛,作為此次開幕式的組成部分。
當然,并非所有人都認同這種看法。有一部分專家認為,奧運會是體育盛會更是一次世界各國人民共聚的慶典,原有的計劃不應該因為突發事件做出改變。“在我看來,奧運會的各項工作最好還是不要有較大幅度的改動,”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奧林匹克教育專家任海說,“的確,作為奧運會的主辦國,我們正在承受著地震帶來的痛苦。回想一下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也許可以從他們那里借鑒一下東道主國家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當時,11名以色列運動員和教練員被巴勒斯坦“黑九月”組織成員綁架并殺害,“即便在那種情況下,慕尼黑奧運會只是為死難者舉行了一天的哀悼,而整個奧運會的進行過程沒有因此受到影響。”不過對于任海的這一觀點,網絡之上反對的聲音頗多。有一位網友就曾留言反問,“有那么多我們的同胞死去的時候,火炬傳遞難道不應該暫時停止一下嗎?”
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研究員鄭小九始終堅持在災難面前,中國人更應該辦出一屆“歡樂”奧運會,“我贊同將圣火傳遞稍作推遲,但是8月8日晚的開幕式卻不能改變。我們都知道奧運會并不只屬于我們中國人,它是全世界的盛會。世界的奧運不應該受到中國自然災害的影響。”同時,他也表示,不少人建議在開幕式上為死難者哀悼的做法也不妥當。
目前,北京奧組委還沒有表示會在奧運會開幕式或進程中有哪些特別的儀式。“我想一些特意的舉動去調動國人積極性其實沒有什么必要。等到8月份奧運會開幕的時候,那種氣氛自然而然會讓大家的情緒亢奮起來。”北京大學教授余萬里說。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研究員陳剛認為:“等到救援工作告一段落,開始進入災后重建時期,我相信中國將有足夠的時間繼續準備奧運會。畢竟,地震不是發生在臨近奧運的7月份。”
汶川地震牽動著整個中華的心,或許現在就討論中國人何時度過這場危機有些為時過早。但是在這場災難中,這個民族所表現出的團結以及頑強令很多人都為之動容。或許,奧運會因為這場天災發生改變,但這種改變不會拘泥于某種形式。
讓體育撫平大地留下的傷口
文/《ESPN》 安東尼
在中國,這是第一次出現舉國哀悼的場景。默默緬懷逝者的同時,更多的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在援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那些讓普羅大眾仰視許久的體育明星們紛紛站了出來。這當中有我們熟悉的姚明和易建聯,也有在世界田壇刮起“中國風”的奧運金牌得主劉翔。他們和所有中國人一樣,自然流淌出的愛讓他們感受到悲傷和痛心。
5月19日14點28分,上萬人聚集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人群爆發出的吶喊響徹整個廣場。那種強大的震撼感會讓你的身體不禁顫抖。
作為一個整天和比賽、對抗打交道的體育人,當你看到那么多自發前去哀悼的人群,你難免會想在舉國悲痛的時候,體育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體育能否撫慰人們受傷的心靈?
美國體育咨詢顧問喬爾·基爾希曾說過,體育可以被視為一種雅致的宣泄。
9·11過后,我們在紐約希葉露天體育館所看到的景象,和我在天安門廣場所看到的情況差不多。類似于“中國萬歲”、“中國加油”這樣的口號、標語在當時希葉體育館里也曾令我們每個人深受鼓舞。悲劇已經發生,整個國家都凝聚在一起。無聲的哀悼過后,是人們近乎咆哮般的吶喊。我突然意識到,如果在中國,有一支國家級的棒球隊或是相類似的隊伍在比賽,那么這種宣泄也會出現在進行比賽的體育館里。
體育所能帶給我們的東西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我想這就是原因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