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國際商報
中國早開始嘗試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在“配置的美國國債資產比例過高”的詰責聲中,開始增持歐債,并進而增持日債和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這些相對“安全”的投資途徑并沒有很好解決外匯儲備保值增值問題。
相關管理層也在嘗試利用外匯儲備進行市場化投資。中投公司先后購買過黑石集團的股票和摩根士丹利的到期強制轉股債券,但都出現巨額虧損。中國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并非坦途,要使外匯儲備保值增值,中國在外匯儲備經營上還有艱難的路要走。
在人民幣日漸國際化的今天,美元的故事頗值得思考和借鑒。美國的貨幣政策一直受到財政政策的主導或調節,其外匯儲備資產中更多是儲備黃金(約8200噸),約占其外匯儲備的78.3%。中國外匯儲備資產的管理運營需引入更多的國家戰略思維。在國際儲備中增加商品儲備的比例,減少外匯儲備的比重,應是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一個方向。
外管局揭開中國外儲神秘一角
中國外匯儲備主要投資于投資收益比較穩健、風險水平相對較低的金融產品,包括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類、機構類、國際組織類、公司類、基金等資產,也包括通貨膨脹保護債券、資產抵押債券等各類品種。
國家外匯管理局一周之內在其網站上連續發文,闡述中國外匯儲備的投資方向和策略。外管局首次公開明確了中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幣種。目前既有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也有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是一個分散的貨幣結構組合,既考慮了中國的對外貿易、外債、直接投資等對外支付的結構,也參考了全球外匯儲備的貨幣結構,既可以利用不同貨幣的此消彼長來分散風險,也可以較好地滿足對外支付和資產配置的需要。
外管局指出,“安全”是中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首要原則,具體又可以分解為三個關鍵詞:多元化、長期性、戰略性。
正是有此原則的確立,中國外匯儲備經受住了此次金融危機的考驗,保持了資產的總體安全。2008年和2009年受危機沖擊最嚴重的兩年間,中國外匯儲備都在實現“保本”的基礎上有較好收益,但外管局并沒有透露具體相關情況。 (摘編自7月13日中國經濟時報作者李雨謙)
點評
通過對外貿易連年順差,中國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目前已經達到2.4萬多億美元,超過G8國家的外匯儲備總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龐大的外匯儲備,使中國有更強的能力應對金融危機。但同時,高額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也成為外匯儲備管理部門日益棘手的問題。
在“安全”的原則下,外管局提出多元化、長期性、戰略性投資策略。近期,中國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有加快的跡象。日本財務省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買入7352億日元的日本國債,這遠高于1至4月份的5410億日元。有報道稱,中國于近期購入近4億歐元的西班牙10年期國債。
從安全性考慮,中國多元配置外匯儲備資產非常迫切。有不少專家指出,中國配置的美國國債資產比例過高,有必要持續改善以美元為主的外匯儲備資產結構。
盡管有觀點認為,歐洲債務危機后,持有歐洲國家的國債風險大。但也有人指出,美國國債收益率在金融危機之后出現急劇下滑,美國的債務泡沫一點不比歐洲少,只不過仗著美元的鑄幣稅特權,有恃無恐。在目前情況下,增持日元資產被認為是一個不錯的替代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