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西部GDP年均增長率11.42% 高于全國水平
《西部藍皮書2009: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今天正式發布,報告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國內西部發展問題研究專家學者共同撰寫完成的。報告從西部經濟總體發展、西部大開發政策效應、特色優勢與新興產業發展、區域發展、環境發展、民生與公共服務發展、省市區發展、競爭力評價與分析等方面,對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年來西部經濟發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回顧、總結與分析,并為新階段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了政策建議。
2009年西部藍皮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09)》指出,從1999-2008年,根據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部署,西部地區發揮地方經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堅定不移地推進和深化各項改革,促進對內、對外開放,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社會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經濟效益大幅提高,生態建設與自然環境恢復態勢良好,人民生活由溫飽向總體小康邁進的步伐加快,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顯著提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取得了新進展。
——十年來,西部地區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實現了大跨越。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由1998年的14647.38億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58256.58億元,年均增長率11.42%,高于全國9.64%的年均水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增長最快的十年。其中內蒙古自2002年起連續7年增速居全國第一,十年間年均增速高達16%;陜西和西藏以12.18%緊隨其后,增速最低的云南也達到9.47%。西部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8年的4122.6元增加到2008年的15857.18元,年均增長率14.42%,高于全國13.48%的平均水平。另外,西部經濟增速不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與東部地區相比的發展速度差距也在逐步縮小。2008年西部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增幅超過東部,占全國GDP的比重達到17.8%。【詳細】
西部藍皮書:西部經濟發展競爭力排名 四川居首
經過相關數據處理和計算,課題組得出了1999-2007年西部各省區市經濟發展綜合競爭力的靜態綜合排名。2007年西部11個省、市、自治區(不含西藏)綜合競爭力排名從高到低依次為:四川、陜西、內蒙古、重慶、云南、新疆、廣西、甘肅、寧夏、貴州、青海。
在西部地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四川省綜合排名始終處于第1位,說明四川省經濟發展的綜合實力在西部地區具有明顯優勢。陜西經濟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其綜合排名從1999年的第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2位,并表現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態勢。內蒙古經濟發展綜合實力迅速提升,綜合排名從1999年的第7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3位,尤其是2004年以后,其綜合排名從第6位快速提升至第2位,并連續三年穩居第2位。2004年,內蒙古經濟增長率居全國首位,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發展實現重要突破。重慶和新疆經濟發展綜合實力保持穩定。重慶綜合排名維持在4到5名的水平;新疆除個別年份外,基本處于第6名,說明這兩個地區經濟發展綜合實力相對穩定。云南和廣西經濟發展綜合實力排名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其中云南綜合排名從1999年的第2位下降到2007年的第5位;廣西綜合排名從1999年的第3位下降到2007年的第7位。甘肅、寧夏、貴州和青海經濟發展綜合實力較弱,這四省區綜合實力排名一直處于后4名,說明這四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基礎薄弱,經濟規模較小,綜合實力在西部地區處于劣勢。【詳細】
2009西部經濟增長略有回落 仍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西部藍皮書》指出,雖然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西部經濟仍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預計增長率在11.5%~12.5%之間,比2008年略有回落。此外,物價水平將出現大幅回落,西部地區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幅度在5%以下。
藍皮書分析,從縱向看,西部大開發以來,西部經濟增長呈加快趨勢。2008年雖受凍災和地震災害影響,名義增長率仍達到20%以上,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率約為12.3%,仍保持高位增長態勢。從橫向看,近年來西部經濟增速每年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個百分點以上,2008年高3.3個百分點。國家對西部地區投資力度可能加大,西部地區產業轉移速度加快,同時西部經濟預警指數良好。全國企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第一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01.1,比上季度提高6.5,其中西部地區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06.0,比上季度回升4.9;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05.6,與上季度相比回落1.4,降幅明顯收窄(2008年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回落21.6),西部企業景氣指數為106.8,比上季度提高1.0,是東、中、西三大區域中唯一上升的,這是保持西部經濟快速增長的因素。【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