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奮進
經過50多年的發展,中國航天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科研生產體系,航天產業麾下“彈”“箭”“星”“船”“器”等各類航天產品的研發、生產、試驗能力和國際影響力,正在不斷提高。
2008年9月27日翟志剛的“太空舞步”,更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的國家。
“可以說,我國已經成功邁入了航天大國的行列。”馬興瑞說,“但是,相較于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航天強國的發展水平,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由于我國經濟基礎和工業基礎還比較薄弱,基礎工業水平尤其是原材料、元器件和工藝技術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尚有差距,致使我國的航天科技水平總體上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可喜的是,當前,中國航天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二代導航衛星工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新一代運載火箭……”馬興瑞一一列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任務,正在帶動著航天科技的蓬勃發展,這為推動我國從航天大國向強國邁進,提供了一個十分難得的載體。”
2006年頒布的“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指出:在未來5年及稍長一段時期,國家將啟動并繼續實施載人航天、月球探測、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及新一代運載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帶動性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促進新興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實現中國航天事業跨越式發展,以此“服務社會,惠及民生”。
兩年后的今天,這些目標已經或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記者張 汨汨、孫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