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英博物館尋找中國國寶
“大英博物館從未收到(中國)歸還文物的請求。我們將中國展品視為講述人類文明成就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曹麗君發自倫敦 每次走進大英博物館陳列中國展品的33號廳,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雖然它看上去沒有希臘館和埃及館那樣人流如織,熙熙攘攘,但當來自中國的2000件陳列品映入眼簾時,身為一名中國人,仍會為中華民族的悠久文明感到自豪。但在這之后,就是對其未能被完好地留在中國而心生遺憾。
“這個我從來沒見過!”中國人到倫敦一般都會選擇參觀大英博物館,而33號廳內,這樣的普通話嘆息和驚訝不時傳入耳畔。
圓明園珍寶不輕易示人
33號廳并不大,但收藏的來自中國的國寶數量之多、價值之高卻幾乎是世所罕見。
輾轉在玻璃展柜之間,人們很容易被拉回到數千年前。一具出自東漢時期的瓷器,正在演示一種名為“六博”的游戲。游戲始于商代,興于春秋戰國,至秦漢而鼎盛,但于東漢末年卻突然神秘絕跡。玻璃柜里兩個人就那樣面對面安靜地坐著,打著奇怪的手勢,他們在想什么,今人已不得而知。蘇東坡曾有“忽驚午盞兔毛斑,打出青翁鵝山酒”的詩句,贊的是宋朝建窯的兔毫。大英博物館內便陳放著不同的兔毫盞、瓶,而且還有黑瓷,也就是建窯瓷器中的上上品。
大英博物館共收藏了2.3萬件中國歷代稀世珍寶,除陳列出的2000件外,其余九成都存放在10個藏室中,一般游客無緣謀面。比如,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只有特殊的專家才可獲得機會一飽眼福。它本為清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盜出并攜往國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成為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之一。
敦煌壁畫割痕清晰可見
展廳中央墻上,有一幅幾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畫,三位菩薩的模樣已經有些模糊,久遠的鮮麗色澤也略顯暗淡,但仍然真切可見的是,壁畫當年被用利刃剝脫下來的道道割痕!
《西清古鑒》中記載的一尊出自西周的卣曾經是乾隆皇帝手重把玩的稀物,如今也被放在這個遙遠島國的玻璃柜里。萬歷年間為宮廷特制的景泰藍蟠龍大盤只剩下兩個,一個在大英,一個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院。
和從圓明園被掠走的文物一樣,在異國他鄉看到這些中國特色的珍品,很容易在感觸歷史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悲涼。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國寶級敦煌畫卷及經卷多以萬計。1856年到1932年間,多個所謂的“西方探險家”以科學考察為名深入中國西北地區達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獻文物。敦煌藏經洞的4萬多件經書書稿中,中國現存僅三分之一,大英博物館就藏得1.3萬件。可謂,“敦煌者,中國學術之傷心史”。
“從未收到歸還文物的請求”
國寶可否歸國?中國人何時在國內也可以看到自己祖先留下的燦爛遺產?
早在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館之初,就確立了“為世人收藏整個世界”的原則。他們對收藏來自不同國家的稀世珍品的解釋是:“將不同國家的藏品放在一處,是為了顯示各國人民的聯系。”面對《國際先驅導報》的追問,大英博物館新聞總監博爾頓仍然是同樣的口吻:“大英博物館從未收到歸還文物的請求。大英博物館將中國展品視為其作為一個世界博物館講述人類文明成就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實,流散在英國的中國國寶不只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不遠處的大英圖書館就藏有中國珍貴文獻和古籍6萬多種,其中有中國波羅蜜佛經最早版本,《永樂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簡、刻本古書、敦煌藏經和地圖。
西方有些人將其對亞洲與非洲歷史和文化的占有歸結于“先進的工業文明”。這讓人不禁想起美國生物學家杰瑞德·戴蒙德在《槍炮、細菌和鋼鐵 》一書中的質問:誰說工業化就是文明?在我看來,貪婪、劫掠、偷盜就是不文明。
【鏈接】文物回歸兩大爭議
爭議一:高價回購值不值?
宗天亮(圓明園管理處主任助理):回購過程中我們出的價總是特別高,好像有些人光是有錢了,沒有考慮文物實際的藝術價值。這樣就抬高了國際市場上中國文物的價格,將來可能造成很多虛假的高價。
郭憲曾(陜西文物局副局長):另一方面,購買行為刺激了文物的盜掘和走私。
羅哲文(資深文物專家):有的東西不值那么多錢,抬高了價格,的確使自己吃虧了。
牛憲鋒(民間基金會宣傳部長):在國外很多拍賣會上經常能見到中國人,外國人開始不敢相信他們出的價格。現在收藏熱了,大家都在追,像股票一樣,想不漲都難。
爭議二:政府該不該積極追索?
郭憲曾:通過外交和法律手段,從源頭上阻斷文物流失,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羅哲文:有些事情,政府一出面反而弄僵了,需要先了解情況,然后分別處理。事實上政府也在出面,不過現在交涉的對象主要是建國后走私的文物。
宗天亮:我個人覺得,文物回歸關鍵還在于政府出面交涉。
牛憲鋒:這個不太好說,可以有主觀的愿望,但是必須知道實際操作很復雜,不是那么簡單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