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畢井泉昨日表示,8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有可能高于7月。
他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后做出以上表述的。7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5.6%,漲幅創下自1997年3月以來的新高。
在新聞發布會上,他還透露,8月底,36個大中城市豬肉(精瘦肉)價格同比上漲70.3%;8月份部分糧食價格環比7月份略有上漲。
全年CPI漲幅高于3%屬正常
“現在的物價上漲是一種結構性的上漲,”畢井泉表示,1—7月,CPI同比上漲3.5%,其中有2.9個百分點是食品價格上漲所推動的。
“其余的商品價格總體上仍處于可控范圍,沒有引起全面、持續的價格上漲,所以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畢井泉認為,在結構性上漲的因素消失之后,在國內的總需求和總供給在平衡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
他還認為,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并不能得出中國經濟過熱的判斷,“不能簡單地把經濟增長速度與過熱和過冷掛鉤”。從我國當前經濟運行的情況看,目前總需求與總供給基本平衡的格局并沒有改變;同時我國經濟增長的支撐條件已有明顯改善,煤電油運等方面都沒有出現全面緊張的狀況,“但是經濟增長的速度確實偏快,存在著轉為過熱的可能性和危險性。”
針對年初政府提出的CPI漲幅在3%以內的調控目標,畢井泉指出,這是一個預期性的、指導性的目標,“高于預期調控目標的情況和低于預期調控目標的情況都是正常的”。
他說,現在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有利于促進生豬生產的恢復和豬肉價格逐步趨于穩定,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短期內就能夠使價格指數回落到3%以內”。因為農業生產是有一個周期性的滯后影響,隨著豬肉價格趨于穩定,物價指數上漲的幅度也會趨于穩定。
豬肉價格還未見頂
最近一段時間,生豬生產開始有所恢復,肉價近三個星期也比較穩定。8月31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精瘦肉)價格每市斤13.06元,比8月9日最高價位13.95元下降了6.4%。
“但這并不能說今后豬肉市場就不波動了。”畢井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認為在今后短期內,豬肉市場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長時間內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他說,從需求來看,隨著天氣的轉涼和國慶節、中秋節的臨近,人們對豬肉的需求量會有所增加;而從供給來看,生豬的生產有個周期,其供給緊張的根本性緩解可能要等到明年二季度以后。因此,豬肉價格短期內仍會出現波動。
長期而言,豬肉與禽蛋和牛、羊肉存在相互替代關系。而今年以來,盡管生豬的出欄量有所下降,但牛羊肉、家禽、鮮蛋、牛奶的產量都是增加的。整個副食品的充足供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約豬肉價格上漲空間,所以豬肉價格再次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將統籌考慮成品油調價
“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接到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由于國際原油漲價而提出提高成品油價格的申請。”畢井泉表示,今年3月份以來,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煉油環節虧損的矛盾確實在加劇。但由于國產的原油是盈利的,成品油的銷售是盈利的,再加上3月份以前國際市場的油價比較低,所以,1—7月算總賬,兩個石油公司的盈利同比仍有所增加。
他表示,我國的原油價格已經與國際市場接軌,在此基礎上要逐步理順成品油的價格,“這個方向也已經確定了,但具體的調價時間,要根據國際市場的油價和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統籌考慮。”(高建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