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金融危機余音未消,但中國(上海)國際跨國采購大會依然吸引了眾多跨國采購巨頭的目光。
9月22日,為期5天的2009中國(上海)跨國采購大會在上海世貿商城拉開大幕,“上海進口產品展覽中心”、“聯合國上海采購物流中心”的授牌儀式同時舉行。上海市市長韓正、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9月21日,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在中國(上海)國際跨國采購大會高峰論壇演講時表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外部需求萎縮導致出口減少仍然是我們國家外貿增長面臨的最大困難。
易小準表示,世界經濟復蘇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我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夠穩定、不夠鞏固、也不夠平衡,國際國內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仍然很多。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外部需求萎縮導致出口減少仍然是我國經濟增長面臨的最大困難。“我們要通過扎實細致的工作,努力把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的程度。”
易小準認為,目前,在世界各國政府一系列穩定金融市場,刺激實體經濟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已經有了觸底企穩的跡象。
但易小準也指出,世界經濟發展前景仍然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無論是世界實體經濟的復蘇、國際金融體系的重建,還是提升市場消費信心,目前都難以快速恢復起來。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在短期內將進入一段低速增長期。
易小準表示我國經濟要發揮綜合比較優勢,進一步發展我國對外貿易事業。
目前,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已不僅僅是勞動力優勢,而是形成了由完善的基礎設施、強大的產業配套能力、高素質的勞動力所構成的綜合比較優勢。下一步中國將發揮綜合比較優勢,充分利用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貿易促進手段,支持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中國政府也將積極推動世貿組織的多哈回合談判,完善多邊貿易體制;深入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積極推進與有關國家的自貿區建設;發揮沿邊開放在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作用,并堅決反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易小準提出,要繼續大力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促進貿易與投資的良性互動。本次金融危機雖然暫時削弱了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能力,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國際產業轉移仍將繼續。
為了進一步增強外國投資者的信心,穩定和擴大吸收外資,易小準說中國將進一步為外商投資營造穩定的市場環境和高效的行政環境,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產業結構和區域結構,重點支持結構調整、擴大就業、區域發展和節能環保等方面的外商投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服務,促進外商投資企業的健康、穩定地有序經營和發展,繼續完善外商投資企業境內上市的相關政策,引導優質外商投資企業適時在境內上市。
易小準同時表示,要繼續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業務。我國將繼續建立健全規范、合理有效的對外合作管理體制,在財稅、金融保險和外匯、出入境等方面,完善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提供多方位有針對性的公共服務,引導更多有競爭力的產業和企業“走出去”,到境外投資設廠、承包工程、建立研發中心和營銷網絡。
來自上海跨國采購中心有限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本屆大會邀請到32個國家和地區的211家國際采購商,20家涉及銀行、保險、物流等領域的服務貿易商亮相跨國采購大會。
大會設立消費品采購商、工業品采購商、聯合國及國際機構和服務貿易采購商四大專區。國內外展會供應商達4000家,涉及13大類共計1200多個品種的工業品和消費品。
上海跨國采購中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解震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目前統計的采購清單總額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汽車零部件分會的采購金額也有20多億美元,兩者之和基本上就與去年持平了。”(李志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