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各省區市宏觀經濟競爭力十年發展報告》
——《西部各省區市產業競爭力十年發展報告》
——《西部各省區市企業競爭力十年發展報告》
——《西部各省區市金融競爭力十年發展報告》
——《西部各省區市科教與創新競爭力十年發展報告》
——《西部各省區市環境競爭力十年發展報告》
——《西部各省區市資源競爭力十年發展報告》
——《西部各省區市對外開放競爭力十年發展報告》
——《西部各省區市政府作用競爭力十年發展報告》
——《西部各省區市經濟發展綜合競爭力十年發展總報告》
西部經濟十年發展報告及2009年經濟形勢預測(上)
西部經濟十年發展報告及2009年經濟形勢預測(下)
姚順波、續珊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廣西、陜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等12個省份,土地面積為682.56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面積的71.1%,其南北跨越28個緯度,東西橫貫37個經度,遠離海洋,深居內陸,自然條件紛繁復雜。“三原四盆”是其基本地勢特征,即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占據西部的大部分,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和四川盆地位居其中,青藏高原區、西北干旱區和局部地區的季風氣候區體現了西部“一高一干一季”的自然特點。該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生態環境脆弱、經濟欠發達地區。因此,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進行西部生態環境的修復,再造西部地區的秀美山川。本文將對西部大開發十年來生態環境修復與改善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系統的回顧與總結,并提出政策建議。
一、西部地區退耕還林工程十年回顧與展望
退耕還林(草)是指在水土流失嚴重或糧食產量低而不穩定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生態地位重要的耕地退出糧食生產,進行植樹或種草(下文簡稱退耕還林)。退耕還林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從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為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進而實施的一項重大生態工程,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著眼于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局,審時度勢,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攬全局,面向21世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我國西部地區自1999年10月實施退耕還林試點工程以來,至今已有十年。實踐證明,退耕還林對實現西部生態修復與環境改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現在:擴大了森林面積,提高了森林覆蓋率,水土流失面積有所下降,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營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
西部地區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讓農民從單純的農業生產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帶動了農村旅游業和地方工業的快速發展,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如農戶參與機制不夠健全、地方政府缺乏制度激勵、退耕還林工程補償機制存在缺陷等,這些問題使得項目自身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這需要我們進行冷靜、理性的判斷和切實的政策調整,以有序推進和逐步完善這一重大生態工程。
1.西部地區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概況及實施進展西部地區多為高原山區,是我國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地區,森林覆蓋率較低,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荒漠化嚴重,是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重點地區,涉及廣大的農戶和農民。我國西部地區1999年10月開始實施退耕還林試點工程,四川、陜西、甘肅三省率先啟動了試點工作,當年即完成退耕地造林572.2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99.7萬畝。根據國家林業局對退耕還林工程執行情況的統計,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工程涉及西部地區1240萬農戶、5200萬人口,占西部地區農村住戶的17%和農村人口的18%。其中,陜西、甘肅、四川、重慶、貴州涉及的農戶和人口較多。截至2007年,西部地區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20696.47萬畝。在西部地區2000~2007年的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中,造林面積最多的是2003年,為4108192公頃,其中退耕地造林2026595公頃,荒山荒地造林2081597公頃。在隨后幾年中,無論是退耕地造林還是荒山荒地造林面積都大幅下降。2007年人工造林面積有所上升,荒山荒地造林面積實現比上年增長47.5%;當年人工造林面積為591793公頃,比上年增長25.9%(見表1)。
2.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成效我國西部地區
自1999年10月實施退耕還林試點工程以來,至今已有十年。實踐證明,退耕還林對實現西部生態修復與環境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又讓農民從單純的農業生產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帶動了農村旅游業和地方工業的快速發展,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西部地區退耕還林十年來所取得的成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態效益顯著。退耕還林工程牢牢把握生態目標,生態效益逐步顯現。各地結合退耕還林,積極推行封山禁牧、舍飼圈養,加強農村沼氣建設,實行生態移民,加快實施退牧還草等生態工程建設。截至2007年,西部地區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20696.47萬畝,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明顯減輕,實現了生態環境由局部治理、整體惡化向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重大轉變。此外,西部地區退耕還林工程造林全部成林后,將使我國木材蓄積量增加10億多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億噸(相當于北京市現有300萬輛汽車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生產氧氣16.2億噸,將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作出巨大貢獻,并提升我國在國際談判中的主動權。
(2)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民貧困狀況有所減輕。國家對退耕還林實行糧款補助的政策,使西部尤其是生態惡劣的貧困地區農民得到了巨大的實惠。西部地區農民退耕以前一直十分貧困,退耕還林補助已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退耕還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退耕農戶的貧困程度。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西部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685元,到2006年增加到2588.37元,增長了53.61%。許多地區抓住退耕還林的契機,大力發展后續產業和特色農業,注意選擇經濟效益比較好的樹種、草種,集中連片開發種植,帶動了畜牧業、林(竹)果業、草產業、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龍頭企業依靠基地和資源活躍于市場,盤活和鞏固了生態建設成果,也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3)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西部地區退耕以前,山區、沙區農民廣種薄收,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許多潛力沒有發揮。退耕還林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提供了良好機遇,許多地方將退耕還林作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分類指導,積極探索高效的治理模式和先進的經營機制,培育具有區域比較優勢和市場前景、能替代傳統產業的生態經濟型產業,較好地解決了國家要生態、地方要發展、農民要增收之間的矛盾,逐步走上了“糧下川、林上山、羊進圈”的良性發展道路,實現了耕地減少、糧食增產、農業增效。此外,退耕還林還使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廣種薄收的土地上解放出來,促進了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同時,退耕還林不僅改善了西部地區的生存條件,也使當地老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思想觀念也因此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生態意識明顯增強。
3.退耕還林中存在的問題
(1)經濟林比重過大且結構趨同。有關部門對云、貴、川、渝等地的退耕還林情況進行調研時發現,無論是已經還林的耕地,還是即將實施的規劃,都普遍存在著經濟林比重過大的傾向。經濟林比重過大將使生態效益受到影響,因為有些經濟林的水土保持效果不到生態林的30%。退耕還林雖然應兼顧經濟和社會效益,但生態效益是第一位的。在退耕還林中大面積種植經濟林,難以實現改善長江上游生態環境的預期目標。此外,經濟林比重過大將造成產業結構趨同,使農民的利益受損。據分析,云、貴、川、渝所還的經濟林大致分為四種類型:干果類、水果類、藥材類和其他類。前兩類約占整個經濟林的50%,在干果類中核桃和板栗占了大多數,水果類中傳統的蘋果和柑橘也占了絕對比重。大面積種植經濟林且產業結構趨同,從長遠來看,農民難以獲得預期的收益,結果可能會重新毀林開荒。
(2)缺乏種苗補植補種費。西部退耕還林還草地區大多地處邊遠貧困山區,坡陡、土薄,降雨稀少,氣候干燥,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差,群眾生活困難。現行的退耕還林政策規定,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于85%的新造林地,由農戶自己購買種苗,自己補植補種,達到要求標準后再兌現,而山區農民的實際經濟能力卻無法履行這一承諾。
(3)缺乏監管機制,種苗質量不能保證。國家規定,退耕還林種苗費應直接發到農民手中,但在實際操作中難度很大。一是山區交通不便,信息不靈,農民個人難以買到質好價低的苗木;二是缺乏苗木質量監督環節,達不到良種壯苗和合理苗上山造林的要求;三是苗木運輸困難,個人購苗僅來回路費一項開支就給農民造成了不少負擔;四是容易出現人情苗、關系苗;五是苗木品種不能統一,不利于規模經營及按作業設計要求造林。(4)缺乏退耕還林工程活動經費。退耕還林工程涉及千家萬戶,作業設計要求到鄉、村、地塊、林種、品種,各種表格、卡片、合同、宣傳資料等數量多且要求相互印證,每年的檢查驗收同樣要到地塊。同時,涉及部門多,工作量大,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資金。但是,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相應的退耕還林工程活動經費,地方財政又無力承擔,實施部門很為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