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改這場銀行資金運作的"盛宴"中,股份制銀行顯然是一群沒有受邀的"嘉賓",但對他們來說,煤改注定是無法錯過的一次業界角逐。
也正是這批未受邀的嘉賓,憑借其靈活多變的放貸政策,將觸角伸至國有銀行所不能達到的資金洼地,在此輪資金注入潮中,爭奪了不小的市場份額。
幾大股份制銀行品牌并肩接踵,難分軒輊,使盡渾身解數牢牢固守著屬于自己的市場。
一位股份制銀行高層人士直言,煤改的到來讓整個山西股份制銀行進入一種亢奮狀態。
這種亢奮狀態,也在一定意義上使山西煤改此前遭遇的資金問題,迎刃而解,也將為以后遇到類似問題時,提供樣本。
未受邀的"嘉賓"
2009年,山西煤改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盡管背后有政府支持,但高達上千億元的收購小煤礦的款項,也在考驗著七大整合主體的資金實力。
"大煤礦重組小煤礦,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付資源價款和補償款,每家企業沒有個幾十億根本吃不下這個蛋糕。"工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長呂道銘說。
除了動輒上億元的收購資金,兼并重組后,大礦還要對舊礦區進行技術改造或基本建設,資金需求量也非常巨大。這些,都讓各家銀行的信貸部門看到了巨大機會。
"兼并重組為銀行信貸資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需求!"省銀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調查數據顯示,按照"一個礦區盡可能由一個主體開發,一個主體可以開發多個礦區"的原則,此次整合將礦區進行了劃分,跨區域整合主體對資金需求量最大,以晉城市為例,跨區域整合主體的資金需求達到了30億元以上,周邊整合主體的資金需求也在10億元以上。
2009年9月,工行呂梁分行發放9.7億元的煤炭資源整合并購貸款,這也是山西金融機構向煤炭并構主體發放的首筆煤炭資源整合并購貸款。至此,有著政府背景的國有大銀行開始了其在煤改中的演出。
兩個月后,中國農業銀行山西分行日前與七大煤炭資源整合主體簽署了授信協議,為其提供總額達450億元人民幣的授信額度。
和一直被政府倚重的國有銀行相比,股份制銀行似乎從一開始就沒有資格參加這場資金"盛宴"。
面對這場上千億元資金的注入潮,一向以善于和國有銀行著稱的股份制銀行,顯然不愿意旁落。在國有銀行和整合主體的交杯換盞背后,是股份制銀行一雙雙饑渴的眼睛。
"如此大規模的資金需求,我們可不希望錯過。"一位股份制銀行高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