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紹興一中的生物老師盧菁菁,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特殊的課。大家一起研究各種食物,研究5000年前中國人是怎么吃的,整堂課上得“有滋有味”。這是紹興首堂“食育課”,課后,一些有偏食癥、肥胖癥的同學都圍著盧老師問著問那,“簡直把我當成了營養師,看來這課開得的確有意思。”盧菁菁對記者說。
昨起,紹興各級中小學正式開課講解“怎么吃”,這與德智體美勞一起,成為中小學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此舉在全國教育界都屬首創。
今年7月,曾有媒體報道,一些企業老板給孩子吃一些從國外空運來的有機食品,比如有機番茄、有機雞蛋等。而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孩子平均每月花在有機蔬菜上的錢就高達6000元。
對此,昨天國務院學位委員食品學科評議員李里特說:“那些500強老總讓孩子們吃他們認為的安全食品和高營養食品,是為提升孩子的體質。而我們開設‘食育’課,教孩子怎么吃,實際上是教會他們如何進行營養平衡,以達到增強體質,這是一個更廣泛的科學范疇。”
這本厚達80頁的教科書是由紹興市藥監局編撰的,分少兒版和青年版兩個版本,針對不同年齡的青少年,從吃的歷史說起,囊括了大部分日常食品的營養和食用搭配方式,還有光盤配合文字教材。
“現在的孩子知道怎么過馬路,卻不知道怎么吃東西。”紹興市藥監局副局長鞠麗霞說,“讓孩子從小懂得怎么吃、吃什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一輩子受益的事。”
記者昨天在紹興一中隨機采訪了幾位同學,大都對這門課表現了濃厚的興趣。“家長老說要吃得好,原來吃得好并不就是大魚大肉,搭配合理、均衡營養才重要,等我學會了,回家也給爸爸媽媽配餐”、“上課的時候看到這么多好吃的,多賞心悅目啊,回家胃口都好很多”。(張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