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記者 李曄斌/文
熊市來臨,牛市漸行漸遠。去年“人有多大膽,股有多高價”,退潮時回歸理性,我們找尋當初泡沫股價的締造者。
本期理財周報解剖上市公司與買方、賣方之間的“三角關系”,以及“甲方”、“乙方”之間的角色變換,客觀呈現當今世態。
基金曾經手握3萬億資金、占1/3流通市值,是A股市場的絕對主力,使得個股的定價權正逐步由上一波牛市的個人大戶坐莊模式為主演變為基金、研究員、上市公司合謀的產物。其中具體情形不一,有規范合作,也有灰色地帶甚至暗箱操作。
在個股“定價權”的爭奪戰中,誰是“甲方”,誰就掌握主動權,相關利益方都把他視為獲得突破的關鍵所在,這個詞逐漸流傳成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潛規則之一。
2006年以來牛市行情中的泡沫是怎么締造出來的?定價過程中幾種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終于手握定價權
牛市伊始,機構們一直在叫喊,中國上市公司的價格不能跟著國外股市走,而是應該掌握中國定價權,去年他們終于掌握了定價權,基金、研究員、上市公司湊在一起聯手將上市公司價格定到40倍、50倍甚至100倍市盈率。
同樣具有定價權的買方、賣方和上市公司,現在又開始喊著,中國股市有泡沫,我們要回歸國際股市的定價水平,現在又在主動通過拋售股票來實施自己的定價權,中國平安(41.68,-1.47,-3.41%,吧)可以從被研究員認為仍在建倉期的150元暴跌至目前的40元左右,而香港市場的中國平安價格還在50元以上,交通銀行(7.76,-0.06,-0.77%,吧)股價8.3元,而港股交行超過9元——這就是我們具有定價權的機構的作為。
在目前中國股市更具有投資價值的時候,他們卻無視定價,仍在不停拋售股票。歷史數據顯示,往往在股市上漲到高點的時候,基金的倉位通常是處于高位,而在股市下跌到低點的時候,基金的倉位卻通常處于歷史低位。
典型關系一:三方聯盟
上市公司提供內幕 券商出具王牌報告 基金配合買入
有別于中國股市早期連拉漲停的惡莊行為,本輪牛市機構之間的合作相對更為職業和周密。
“一般由券商牽頭,組織數家基金與上市公司高管會面,公司高管直言希望基金能對公司股價提升起到一定幫助作用,并提前泄露將在數月后公布的重組等種種利好消息。”
一位券商人士向記者如是介紹,“之后,一方面基金會利用數周時間調倉布局該股,另一方面券商會派出王牌研究員針對該上市公司撰寫研究報告,待基金布局完成便對外發布報告,利用輿論優勢引領當時市場投資方向,此時基金則共同持有一只個股較多的流通股份,鎖倉推高,最后利用投資組合公布的時間差,完成調倉換股和盈利出局的目的。”
這種機構與上市公司合謀的定價模式在股改的過程中被充分表現出來,在上市公司的對價談判中,機構投資者往往要坐在一起為共同利益商量對價后與大股東談判。有的投資者認為,這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坐莊行為,這種行為同樣對股價產生巨大影響,但從法律上講,股改詢價是合法的。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向記者詳細描述了一次“三方會談”:曾經由一家證券公司行業研究員牽頭,組織上市公司高管與幾位基金經理“喝茶”,決定共同投資某股票。會后,各自開始建倉。建倉順序是,先種“自留地”,再建基金倉。結果,基金的倉還沒建完,股票價格已經暴漲。于是,眾基金經理相互指責,局面混亂。
三方聯盟關系中,掌握消息主動權的上市公司高管是當仁不讓的“甲方”。極端的例子是,一些一年只做一兩只股票的私募,會對一個公司進行長達半年的調研,一旦決定買入,便密切跟蹤該公司一切重大變動,因此逢年過節都會重點拜訪公司董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