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二、關于2010年的財政工作
各級財政在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大力支持下,圍繞省委決策部署和全省重大工作,繼續貫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狠抓增收節支,優化支出結構,認真落實保重建、促發展、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等各項政策,為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財政改革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加大保障力度,確保完成災后重建任務
確保重建資金落實到位。各級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優化支出結構,千方百計籌措重建資金,為如期實現“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中央重建基金到位迅速,地方重建資金全面落實,政府性重建資金體現了統籌安排、重點突出的要求,發揮了關鍵性的主導作用。全省沒有任何地方因為財政資金不落實而影響規劃重建項目的開工建設。
確保重建政策全面落實。全面落實稅收優惠、減免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各項重建政策。設立40億元擔?;?,解決困難農戶住房重建貸款問題。落實產業發展、園區建設、融資創新等資金70億元,支持災區產業恢復振興。爭取中央財政10億元專項資金,妥善安置因災失地農民。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就業等各項救災救助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確保重建資金規范管理。強化重建資金監督管理,完善監管制度,建立聯合檢查機制,及時組織大量人員開展現場監管、專項檢查和重點督查。嚴格執行重建規劃和資金撥付程序,嚴格審核項目竣工財務決算。開發災后重建項目資金管理信息系統,對重建項目資金實行全方位、全過程在線實時監管。財政重建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良好,沒有發現嚴重違紀違規問題。
(二)發揮職能作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保持政府投資力度。下達中央和省級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205億元,安排地方政府債券資金180億元,支持政府融資平臺規范運作,推進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全省投資持續合理增長。1至11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中,國家預算內資金達152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2.2%。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安排省級工業發展和園區建設資金18.8億元,支持重大技改、自主創新、重大裝備制造和產業集群發展。設立省級專項資金,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下達中央和省級資金36.5億元,支持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污染治理、淘汰落后產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辦理企業退稅8.9億元,支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積極支持重大引資項目招商。
擴大城鄉居民消費。落實惠農補貼政策,下達糧食直補、農資綜補、農作物良種和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7.2億元;下達省級臨時價格補貼資金1.5億元;繼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切實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認真做好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工作,全省兌付補貼資金25.6億元,實現補貼產品銷售232億元,有效提高了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加大“三農”投入。全省一般預算“三農”投入1838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省級“三農”投入258.9億元,增長37.6%。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推進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實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支持農業保險和農業擔保體系建設,引導信貸資金加大農業投入。支持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工程,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加快農村社會事業建設。下達中央和省級救災資金30億元,為抗擊嚴重干旱、特大山洪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