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科學家表示,盲目迷信外國技術就要付出代價
8月14日,施工人員在受損磁懸浮列車旁搭建腳手架。
“如果中國自己不研制磁懸浮技術,如果德國磁懸浮列車不在此時失火,中德磁懸浮項目的談判又會怎樣?”就在中德滬杭磁懸浮談判膠著之際,上海磁懸浮突發(fā)的一場大火,令原本撲朔迷離的談判結果再添變數(shù)。兩周過去了,磁懸浮列車已搶修完畢并駛往維修點,但中德雙方關于磁懸浮列車失火的原因卻仍未蓋棺定論。
“蓄電池”成爭執(zhí)焦點
據(jù)德國《世界報》透露,自8月11日上海磁懸浮列車起火以來,這輛列車“像一個大蟲一樣趴在原地”。直到8月18日,搶修完畢的事故列車才駛往維修點。第二天,上海磁懸浮交通發(fā)展有限公司發(fā)布消息,稱失火的原因初步鑒定為:“德方提供的蓄電池起火的可能性很大?!睋?jù)記者從磁懸浮項目一名中國專家處獲悉,“ 磁懸浮起火的原因是由于上海的氣候、濕度跟德國不一樣。該蓄電池在德國并沒有發(fā)生過起火事故”。據(jù)悉,2003年發(fā)生的上海磁懸浮電纜觸頭(接觸點)燒毀事故也曾被歸因于“上海的濕度、溫度和空氣純凈度與德國不同”。
然而德國磁懸浮聯(lián)合總公司新聞發(fā)言人向記者聲明:“由上海市消防部門進行的調查尚未結束。調查的第一階段主要聚焦在對蓄電池的錯誤使用。”這位發(fā)言人進一步表示:“上海消防部門認為是電池組的問題,但我們目前根本不能下結論,更深層次的問題還有待確認”。但令人不解的是,就在磁懸浮失火3天后,同樣是這位發(fā)言人,他卻告訴記者,失火的原因“應該在于蓄電池”。
德國最擔心的是“中國效應”
“為什么德國方面遲遲不公布磁懸浮列車失火原因,恐怕與自身利益有關。”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一位在德國交通科研部門任職的華人科學家直言不諱地說,目前正處于中德滬杭高速項目上的“推手期”,德方正在使用“拖延戰(zhàn)術”。
失火事件發(fā)生的時機頗為微妙。上海磁懸浮延伸段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就在事故發(fā)生前4天,中方還宣布了滬杭磁懸浮工程建設的新人事安排。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曾報道說,上海磁懸浮的虧損面正在擴大,至2005年,全年營業(yè)額不過1.35億元,虧損額上升至4.4億元?!叭绻袊焕^續(xù)修建下去,這一段的錢就白投了?!彼?,當時德方是“志在必勝”的。
“這場出其不意的火災讓德國人頭痛,如果調查顯示這次事故是由列車本身的技術故障造成的,那么德國將在與中國進行的滬杭磁懸浮項目的價格談判中失去一個很重要的砝碼?!边@位華人科學家指出:“德國應該知道,除了中國,世界上不會再有任何一個國家采用他們的技術投入商業(yè)磁懸浮建設?!睂嶋H上,據(jù)記者了解,德方最害怕的恐怕是背后的“連鎖效應”。德國經濟學家弗羅團托告訴記者,浦東的廣告效應讓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對磁懸浮產生了興趣。繼阿聯(lián)酋和美國拉斯維加斯之后,英國也表示了興趣。所以,“按照德國人現(xiàn)在的‘憂慮’,恐怕最近幾天不可能有結論?!?/p>
盲目迷信就要付出代價
在采訪中,很多在德華人科學家表示,此次火災意味著包括德國技術在內的西方新技術并沒有傳說中那樣神奇,如果盲目迷信就要付出代價。在德國一家公司擔任工程師的李博士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最近上海天氣太熱,列車溫度竟然是按照德國的氣候設計的,所以列車里面的某個部位經常像火爐,很可能引起短路。同樣由德國人設計的上海地鐵一號線,最近也因為空調系統(tǒng)制冷能力不夠,在每節(jié)車廂里都放置了大冰桶降溫。她說:“同類的產品,在每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有融合著各自民族和氣候特點的優(yōu)缺點,只有在成本和效率上適合中國的才是好產品。”
其次,在引進新技術前必須經過嚴格的論證。李博士指出,引進不是壞事,但任何一項新興技術都要通過日常的使用來檢驗,但中國目前還沒有制定出臺與國際接軌的安全生產質量檢測標準?!昂芏囗椖績H憑外國制造商的一紙證明就堂而皇之地上馬,所以必定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在德華人科學家普遍認為,中國應踏踏實實搞自己的技術研發(fā),“你可以學習別人,但是你不能依賴別人?!蓖ㄟ^自主研發(fā)提高本國的技術能力是更好地引進技術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最終擺脫對國外的技術依賴,避免受制于人的根本保證。
據(jù)報道,德中雙方正在不斷地彌合分歧。德國國家電視臺甚至還大膽預測稱,中國總理溫家寶有可能借參加第二屆中歐峰會的機會,再次和默克爾總理商討滬杭線磁懸浮項目。(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