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 中國網 鄭亮 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14年5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介紹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最新進展情況,并答記者問。以下是答問實錄:
美國有線電視記者:
中國三十多年來的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很多好處和利益的同時,是不是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或者沒有預料到的后果?中國近年來學到哪些經驗教訓?
隆國強:
在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當中,沒有一件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世界上沒有這么美的事。任何一件事,我們做出一些重要的戰略決策時都要衡量一下,這個戰略決策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如果是利大于弊的決策,我們還要考慮,怎么能夠充分地把這個潛在的好處發揮出來,怎么能夠采取相應的措施,把不利之處(即所謂的弊)能夠抑制住,我們講叫趨利避害。過去三十年里,世界銀行評價說,中國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少數幾個獲益比較多的發展中經濟體之一。我們自己切身體會,也是對這個判斷做了一個注腳,如果沒有開放,中國很難想象,今天發展到這個程度,我們的產品質量、技術水平,我們的經濟實力,我們的人員素質的提高,都從開放中大大受益。
但是你說會不會有開放帶來的沖擊,我覺得也是有的。開放了以后,會帶來很多新的風險,很多研究全球化的人會強調,比如說開放帶來的跨境犯罪增加了,還有跨國的競爭,總體來說,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我們是肯定競爭帶來的好處的,因為競爭可以促進企業提高效率。但是,有的競爭,在你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它可能會對你的本土企業形成一定的沖擊,這也是我們看到在開放進程中比較可惜的,我們很多原來的本土品牌在開放過程中銷聲匿跡了,也就是說我們這些企業沒有能夠有效地應對開放帶來的沖擊。比如上海牌手表,現在不知道在哪兒了,還有耳熟能詳的很多很多東西,或者萎縮了,或者消失了。所以開放確實也是有代價的。這就進一步告訴我們,在新一輪開放里面,我們依然要準確地判斷我們所面臨的新的機遇,同時也有新的挑戰,新的戰略也應該想辦法趨利避害,把這個機遇牢牢地把握住,同時把潛在的可能的這些沖擊盡量加以防范,讓它不要發揮出來。
中國很幸運的是,三十多年的開放,在金融開放方面,我們覺得好像比較慢,但恰恰是這個“慢”讓我們在幾次重大的金融危機里沒有受到大的沖擊,比如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國也受到了沖擊,但是不像亞洲其他鄰國受到那么大的沖擊。這一輪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很多新興經濟體也產生了很嚴重的沖擊,中國同樣也受到了沖擊,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來應對這個沖擊,但是總體上來說,我們在開放進程中,把我們管理風險的能力和開放的進程把握得還是比較好,所以在這些重大的外部沖擊面前,中國能夠得以避免重大沖擊,這應該說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成功經驗。所以,在我們往前走的任何時候,您剛才的提問就是提醒我們中國政府、中國的老百姓,在新一輪開放中,確實要有“底線思維”,要防范風險,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做到趨利避害。
相關閱讀: